[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敷药物及其散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18202.8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曲才杰;毕健平;曲岩磊;李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14;A61P17/00;A61K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疹 皮炎 外敷 药物 及其 散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敷药物及其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炎(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从西医观点,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而引起的种迟发性变态反应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的关系。中医从实际临床治疗经验出发,在治疗过程根据不症状湿疹相应调整、增减中药成分,总结性积累多种偏方,从相应偏方中分析各类中药成分的药性药理,从而逆向推理把湿疹归纳:为浸淫疮、血风疮、湿毒、风湿疡等,其不同的俗名,在病因病理上存在区别。风:腠理素虚,风邪袭入,乃发为病。或久渍水湿,风寒侵袭,亦可发病。俗称伤水疮。湿:脾滞不运,水谷不化,致津液不布,发为浸淫疮。热:风、湿、热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如风热、湿热、与血热侵入营分,发为血风疮。目前西医治疗湿疹效果并不好,对湿疹治疗,多使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这些都只有缓解湿疹症状,并不能根治湿疹,且副作用大。因此,治疗皮炎湿疹,应以中药为主,从中医方面对湿疹治疗,湿疹是过敏性疾病,只有改善过敏体质才能从根本治愈湿疹,防止其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敷药物及其散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治疗湿疹皮炎的外敷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当归8~12份、羌活5~10份、赤芍15~20份、百部5~10份、土茯苓9~13份、乳香11~15份、泽泻9~13份、没药19~23份、白藓草13~17份、土槿皮14~19份、白鲜皮12~18份、乌蛇3~8份。
作为优选配比范围,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当归9~11份、羌活7~9份、赤芍16~18份、百部6~8份、土茯苓10~12份、乳香13~15份、泽泻11~13份、没药20~22份、白藓草14~16份、土槿皮17~19份、白鲜皮13~15份、乌蛇5~7份。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当归12份、羌活5份、赤芍20份、百部5份、土茯苓13份、乳香11份、泽泻13份、没药19份、白藓草17份、土槿皮14份、白鲜皮18份、乌蛇3份。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当归8份、羌活10份、赤芍15份、百部10份、土茯苓9份、乳香15份、泽泻9份、没药23份、白藓草13份、土槿皮19份、白鲜皮12份、乌蛇8份。
作为最佳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当归10份、羌活8份、赤芍17份、百部7份、土茯苓11份、乳香14份、泽泻12份、没药21份、白藓草15份、土槿皮18份、白鲜皮14份、乌蛇6份。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当归11份、羌活7份、赤芍18份、百部6份、土茯苓12份、乳香13份、泽泻13份、没药20份、白藓草16份、土槿皮17份、白鲜皮15份、乌蛇5份。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当归9份、羌活9份、赤芍16份、百部8份、土茯苓10份、乳香15份、泽泻11份、没药22份、白藓草14份、土槿皮19份、白鲜皮13份、乌蛇7份。
本治疗湿疹皮炎的外敷药物的剂型为外敷散剂的制备方法为,首先按上述重量份取各组分;将各组分研成细粉,过100目筛,筛得混合粉末即为本治疗皮炎的外敷散剂。
药理作用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和痈疽疮疡等症。
羌活: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百部:味甘、苦,性平;入肺经;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尤其是久咳、虚劳咳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8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的把手装置
- 下一篇:金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