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18161.2 | 申请日: | 2013-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04;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邓金涛;舒启龙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电流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负荷电流测量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负荷电流测量是电力运行人员掌握配变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主要测量配变低压侧各相电流。实际工作中,变压器的测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因变压器台架在2.5米以上,属于高空作业范围,测量工作需要至少两人进行,一人测量,一人监护。工作中需要搬运笨重的楼梯(或者采取踩板登杆方式)爬上变压器台架,系好安全带,然后测量人员用钳型电流表逐相进行测量。
2、变压器台架空间狭窄,且有高、低压带电裸露的部分,极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夏天高温负荷时变压器本体外部温度高,测量人员测量时可能因接触变压器本体造成烫伤。
3、测量效率十分低下。以我公司为例:城区管辖内共300余台城区配电变压器,以每台测量时间10分钟计算,每小时仅能测量6台,完全不能满足在城区最高负荷状况下通过即时测量掌握配变负荷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解决目前测量变压器上低压电流的方式人力资源浪费高、安全性差以及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包括钳型电流表,绝缘杆、远端数据采集装置和近端信号接收装置,绝缘杆由至少两节相互通过螺纹伸缩装置连接,所述钳型电流表安装在绝缘杆的顶部,底部设置有把手,所述钳型电流表通过传动绳索连接至绝缘杆底部的把手处,所述远端数据采集装置主要由摄像头和无线收发器组成,远端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在钳型电流表上并使摄像头能拍摄到钳型电流表的表盘,近端信号接收装置主要由显示装置和无线收发器组成,所述远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和近端信号接收装置的无线收发器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杆底部的把手处设有绝缘手柄和导线滑轮,所述传动绳索连接至把手处时绕过导线滑轮连和绝缘手柄的一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杆有至少三节,通过螺纹伸缩装置和转动轴相互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远端数据采集装置和近端信号接收装置均是由智能手机组成,智能手机之间通过路由器相互传输无线信号。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杆为令克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动绳索由近绝缘杆顶部一端的绝缘绳和近绝缘杆底部一端的刹车绳组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钳型电流表上是玻璃面板,所述远端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吸盘吸附在玻璃面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低压电流测量杆无需多人操作、无需人员怕上高空变压器测量,也无需近距离接触变压器,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并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测量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便于搬运和储存,适合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低压电流测量杆,包括钳型电流表1,绝缘杆2、远端数据采集装置3和近端信号接收装置4,绝缘杆2由至少两节相互通过螺纹伸缩装置5连接,所述钳型电流表1安装在绝缘杆2的顶部,底部设置有把手,所述钳型电流表1通过传动绳索6连接至绝缘杆2底部的把手处,所述远端数据采集装置3主要由摄像头和无线收发器组成,远端数据采集装置3安装在钳型电流表1上并使摄像头能拍摄到钳型电流表1的表盘,近端信号接收装置4主要由显示装置和无线收发器组成,所述远端数据采集装置3的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和近端信号接收装置4的无线收发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8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
- 下一篇:数字示波器深存储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