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17927.5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599436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谢宗祥 申请(专利权)人: 谢宗祥
主分类号: A61K36/90 分类号: A61K36/90;A61K36/896;A61P33/10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周兆阳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蛔虫病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LM)。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症状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蛔虫数目的多少,而且与蛔虫所在部位和状态有密切关系。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痛时喜按揉腹部,腹部无压痛,腹壁不紧张。如蛔虫上窜人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甚或虫从口鼻而出;钻人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钻人阑门,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腑气不通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目前治疗蛔虫病的药物很多,例如公开号为:CN101168039、名称为《治疗蛔厥症》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蛔厥症的中药,其配伍为:茵陈、槟榔各30克,乌梅、山楂、川椒、熟附子各12克,细辛、黄连、桂枝、吴茱萸各3克,黄柏、陈皮各6克,干姜9克;驱虫方:用苦楝皮30克,槟榔20克辅助方剂:脉沉肢冷、体弱加人参、当归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各12克。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然后加上传统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但该药物配伍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配伍较为简单、服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治疗蛔虫病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治疗蛔虫病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黄连8~15、乌梅10~20、黄柏5~12、使君子12~20、细辛5~12、土茯苓15~25、赤芍10~20、党参8~15、皂角4~10。

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黄连10~13、乌梅12~18、黄柏6~10、使君子14~18、细辛6~10、土茯苓20~23、赤芍12~18、党参10~13、皂角5~9。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黄连11、乌梅16、黄柏8、使君子16、细辛8、土茯苓22、赤芍15、党参12、皂角7。

本发明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黄连、乌梅、黄柏、使君子、细辛、土茯苓、赤芍、党参、皂角,加入6~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6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本发明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的服用方法为: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300~400克。

本发明治疗蛔虫病的中药以土茯苓为主药,搭配其它辅药,它们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理气止痛、安蛔驱虫、清热利胆、清热导滞功效,对蛔虫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安全无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服用也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实施例1

药物重量配比:

黄连15份、乌梅20份、黄柏12份、使君子20份、细辛12份、土茯苓25份、赤芍20份、党参15份、皂角10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6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2

药物重量配比:

黄连8份、乌梅10份、黄柏5份、使君子12份、细辛5份、土茯苓15份、赤芍10份、党参8份、皂角4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7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6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3

药物重量配比:

黄连11份、乌梅16份、黄柏8份、使君子16份、细辛8份、土茯苓22份、赤芍15份、党参12份、皂角7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5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验例:

以下通过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1、实验人群:

分为A、B两个实验组:

A组: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0~55岁。

B组: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45岁。

2、药物服用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宗祥,未经谢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7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