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显亮度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5636.2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朝坤;张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G5/10 | 分类号: | G09G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71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亮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显亮度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HUD)简称平显,是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平视的意思是指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他需要的重要资讯。平视显示器最早出现在军用飞机上,降低飞行员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的掌握。因为HUD的方便性以及能够提高飞行安全,民航机也纷纷跟进安装,现在已逐步应用在汽车领域。
由于平显需要在不同的天候条件下使用,这就要求平显的显示亮度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光的变化而手动或自动调节至合适的亮度,使平显的使用具备舒适性,符合人机工效,因此就需要一种平显亮度控制电路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平显亮度控制是平显的一项重要性能,亮度控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平显使用的舒适性。在不同的天候条件下,通过手动调节和自动感应,平显亮度应能够满足飞行员的观察需要的同时而又不会因为过亮或过暗导致飞行员视觉疲劳。亮度控制的输入包括背景光亮度传感器产生的亮度值和平显亮度旋钮产生的亮度旋钮值,通过对两者按比例叠加计算,产生平显亮度值,控制平显亮度,因此亮度控制的关键在于对背景光亮度传感器值和亮度旋钮值的计算方法。
目前平显亮度控制中使用模拟加法器对背景光亮度值和亮度旋钮值进行计算,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亮度控制模式进行精确调节,导致平显亮度在白天模式下过暗或夜晚模式下过亮,引起飞行员视觉疲劳,使用舒适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显亮度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方式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亮度控制模式进行精确调节的问题,同时通过一种平显亮度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平显亮度控制电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计算平显亮度值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用于通过AD转换器分别连接背景光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和平显亮度旋钮的手动调节,处理器的输出端顺次连接DA转换器与高压运算放大器后用于驱动CRT栅极。
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设有两路分别与背景光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和平显亮度旋钮的手动调节对应连接的AD转换器。
本发明平显亮度控制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显亮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采集背景光亮度传感器产生背景光亮度值和平显亮度旋钮产生亮度旋钮值,送入处理器;
(2)处理器将采集到的背景光亮度值和平显亮度旋钮产生亮度旋钮值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产生实际输出的平显亮度值;
B=mi*K+ni*A+Ci
其中,B表示实际输出的平显亮度值,K表示输入的亮度旋钮值,A表示输入的背景光亮度值,Ci表示常量,mi表示亮度旋钮值的比例系数,ni表示背景光亮度值的比例系数;Ci、mi和ni在不同的亮度控制模式下的值各不相同。
(3)根据计算出的实际输出的平显亮度值驱动CRT栅极,实现平显亮度控制。
将背景光亮度传感器产生背景光亮度值和平显亮度旋钮产生亮度旋钮值分别转换为数字量后输入到处理器进行计算。
将实际输出的平显亮度值转换为模拟电平信号并经高压运放放大后驱动CRT栅极。
本发明的平显亮度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以背景光亮度值和平显亮度旋钮值为输入量,处理器根据不同亮度控制模式计算出相应的亮度值后驱动CRT栅极,实现平显亮度的智能控制。本发明在计算亮度值时,根据人眼视觉特性曲线和不同的亮度控制模式,选择不同的比例系数值机常数值,使平显亮度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实现精确控制,解决了平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平显亮度在白天模式下过暗或夜晚模式下过亮的问题,改善了平显使用的舒适性,提高了人机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显亮度控制电路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平显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5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