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辣椒疫病的多粘类芽孢杆菌XD6菌株及其生防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5276.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远;梁春浩;王辉;关天舒;马晓飞;于舒怡;刘丽;赵达;黄玉茜;李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辣椒 疫病 多粘类 芽孢 杆菌 xd6 菌株 及其 生防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主筛选的一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制成的生防菌剂,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治由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辣椒土传病害的防治辣椒疫病的多粘类芽孢杆菌XD6菌株及其生防菌剂,属于生物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是辣椒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不管在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辣椒疫病均普遍发生。在该病1918年在美国新墨西哥洲被首次发现,我国发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江苏省境内,目前在我国辣椒主产区发生较为严重。该病可导致辣椒根部变黑萎蔫坏死,后期大面积死秧,可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轻者减产 20%左右,重者绝收,其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及扩大的趋势。目前有关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然而过度用药不可避免地导致农药残留、病原菌抗药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该病害多始发于辣椒根部,当地上部分显症后,再采用化学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效,因此严重威胁我国设施辣椒辣椒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杀死或降低病原生物的数量以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一种防控措施。土壤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量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生存在土壤中。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拮抗微生物被筛选出来接种后,能在植株根表面很好的定殖能力。因此,从植物根表面或根圈土壤中筛选生防菌株已经成为生防菌株筛选的研究重点(Van Peer等,1991)。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也很多。目前比较清楚的主要有生态位点竞争、抗生作用、重寄生以及诱导系统抗性(ISR)等几个方面。以上几种作用并不相互排斥,往往是起到协同作用。有关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科学记载最早开始于1926年Sanford报道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对土传病原菌具有抑制拮抗作用,生物防治优于化学防治,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对人畜安全,能参与调控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起到长效的作用。为了适应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物防治的研究,已经成为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热点。Jubina(1998)等从印度不同黑辣椒产区分离筛选根际生防细菌,其中8 个可减少辣椒疫霉病菌孢子的产生;Knnaiht(2003)等从苗期黑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64株生防菌株,平板试验表明11株对辣椒疫病有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表明PN-026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我国最早使用微生态制剂乳酶生来治疗肠道疾患。80年代初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首先研制成功促菌生(蜡杆芽胞杆菌)以来,此后各种活菌微生态制剂相继研制成功,燕嗣皇等(1999)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糠制剂对辣椒疫病的防制效果,盆栽试验防效和田间试验防效为80.0%以上;鲍增海等(2004)报道了粘帚霉(Gliochadliumspp.)SHW-3-1在平板内对峙培养对辣椒疫病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可使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发生弯曲、变细等变化,抑菌圈直径达26mm。近年来生防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研究已成为热点,在辣椒生产中辣椒疫病防治急需生防菌剂,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对上述问题,自主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微生物XD6菌株,该菌株经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并提供一种采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XD6菌株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由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辣椒土传病害的XD6生防菌剂。
本发明给出的这种对辣椒疫病菌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其特点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微生物XD6菌株。
微生物(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XD6。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时间:2013年3月21日。
保藏编号:CGMCC No:73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5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