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机出料端的冷却散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14898.7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超;杨凯;郑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通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16 | 分类号: | B29B9/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造粒机出料端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原料造粒机出料端的冷却散料装置,配合塑料造粒机使用,属于塑料加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机是指根据不同用途采用高温熔融、塑化、挤出的过程改变塑料的物理性能,达到对塑料的塑化和成型,将塑料原料制成适合二次加工的颗粒状产品的设备。目前市场上可购的塑料造粒机有多种机型结构,造粒过程的加热、混炼,切粒均可在设备中自动完成,但是目前的造粒机中尽管设有冷却系统,但从其出料口排出的料粒还是带有较高的温度,导致落入地面料粒池内的颗粒粘结在一起,使用时还要再次破碎,增加工作量,而且带有一定温度的塑料散发出的气味也影响周围空气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塑料原料造粒机出料后塑料颗粒未完全冷却、还容易粘连的现象,提供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机出料端的冷却散料装置,改善上述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用于塑料造粒机出料端的冷却散料装置包括集料箱、集料管、风机、冷却管、冷却筒和冷却盘,集料箱的上端口对应造粒机的出料口,下端口与集料管横向连通,同时集料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出风口对应、与冷却管一端连接,冷却盘悬空连接在冷却筒下端,再一同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冷却管另一端的下方。
所述冷却盘为锥形结构,小径端与冷却筒底端相对。
所述冷却散料装置安装于地面的地面料粒池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进一步降低了从造粒机排出的塑料颗粒的温度,避免粘连,减少工作量,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用于塑料造粒机出料端的冷却散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造粒机、2-集料箱、3-集料管、4-风机、5-冷却管、6-冷却筒、7-冷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用于塑料造粒机出料端的冷却散料装置包括集料箱2、集料管3、风机4、冷却管5、冷却筒6和冷却盘7,集料箱2的上端开口置于造粒机1的出料口下端,下端口与集料管3横向连通,集料管3 前端与风机4出风口对应,风机带用外壳,冷却管5尽量长,便于颗粒充分冷却,与地面倾斜一定角度固定,其中底端与集料管3尾端连接,冷却盘7悬空连接在冷却筒6下端,即与冷却筒6下端间再隔一定距离,再一同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冷却管5上端的下方。为使颗粒充分冷却,分散,所述冷却盘7采用扁锥形结构,小径端与冷却筒6底端相对,通过双头螺栓连接。
使用时,将风机电连接,从造粒机出来的塑料颗粒进入集料箱,再落入集料管,在风机作用下,从集料管依次进入冷却管、冷却筒,落到锥形冷却盘上,在此过程中不断散热,完全冷却,最后分散进入地面的料粒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通塑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通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4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