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无痕的智能终端安全解锁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4047.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8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刘志宏;肖叶秋;李楠;董丽华;马建峰;王新;薛等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36 | 分类号: | G06F21/36;G06F3/04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智能 终端 安全 解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设备解锁技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屏幕无痕的智能终端安全解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智能终端的解锁方式已经从最初的口令解锁技术发展出了包括基于触屏、语音、图像以及其它非触屏等多种解锁技术。
口令解锁技术方面:若口令设置过于简单则安全性不高,若口令设置过于复杂则不便于记忆,且口令解锁界面单调,缺乏趣味性。
触屏解锁技术方面:申请号为CN201210518869.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触屏技术的智能终端解锁方式,智能终端记录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每个触点及触点所形成的轨迹;通过判断轨迹是否为闭合曲线来进行终端解锁操作。该类基于触屏操作的解锁方式,虽然克服了传统的口令解锁的单调乏味性,且用户可方便地通过对屏幕的操作对终端进行解锁,但是该类方法会在屏幕上留下解锁的指纹痕迹,他人可通过该指纹痕迹得到解锁信息,因此该解锁方式安全性极低。
基于图像解锁技术方面:申请号为CN20121015126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的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在移动终端中预置用户设置的二值化密码,并开启摄像头摄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图像;对解锁指令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与预置二值化密码进行比较,相同则解锁。该类基于图像的解锁技术,通过人体特征进行认证,克服了触屏解锁方式安全性较差的缺陷,但是对摄像头等硬件要求增加,且由于要对摄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将产生不可忽视的耗电量。
基于语音解锁技术方面:申请号为CN20102068522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声控解锁智能终端的方式,智能终端对用户进行音频采集,通过信息对比模块比较所采音频与所存音频的匹配程度来进行身份解锁。该类基于语音的解锁技术,也较好地保证了终端安全性,但该类方法中用户解锁成功的稳定性易受到环境干扰。
非触屏解锁技术方面:申请号为CN20121042275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需触屏的智能终端解锁方式,智能终端在待机状态下检测用户对终端的旋转动作,并同预设旋转动作进行比较以用于终端解锁。该类非触屏解锁技术,克服了触屏解锁留下指纹痕迹的缺点,但是该解锁方法仅通过观察一次或几次解锁过程就可破解解锁信息,因此安全性也较差。
综上所述,现有的基于触屏、语音、图像以及其它非触屏的解锁技术都存在一定缺陷:
1.现有基于触屏的解锁技术,在解锁过程中,用户必然会在屏幕上留下指纹痕迹等,解锁信息极易通过指纹痕迹破解泄露,安全性较低;
2.现有基于图像和语音的解锁技术,适用性较低,对硬件要求极高,且会导致终端耗电量增大等缺点,导致用户频繁地对终端进行充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3.现有非触屏解锁技术,大部分是基于简单的单级解锁方式,该类解锁方式极易通过观察破解或者直接盗取解锁信息,虽然趣味性增加了,但是安全性却大大降低了。
因此发明者认为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解锁技术的缺陷且同时具有安全性、便捷性及趣味性的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为此发明者提出了一种屏幕无痕的智能终端安全解锁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屏幕无痕的智能终端安全解锁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具体思路是:用户每次解锁时,终端屏幕上锁盘中央产生感应小球;解锁区域由预设解锁信息图案以及若干非解锁信息图案随机排列组成,且图案孔呈圆周型均匀分布;用户需根据当前锁盘倾斜终端控制感应小球进入正确的预设图案孔,终端才可解锁。本发明通过利用智能终端的传感器实现非触屏解锁技术,融合了组合数学思想以及小球游戏,极大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以及解锁过程的趣味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装置包括初始化单元、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异常处理单元、存储器以及智能终端解锁单元和待机触发单元。各部分功能如下:
初始化单元,用于终端用户设置以及修改解锁信息,并将用户预设的解锁信息存入存储器内。
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感应小球移入解锁区域后所生成的待解锁信息。
数据处理单元,对比当前待解锁信息与预设的解锁信息,以判断是否解锁成功,以及判断是否启动异常处理单元。
异常处理单元,当系统认定终端处于非安全状态时,该单元对终端进行锁定操作并报警。
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设置的解锁信息。
智能终端解锁单元,该单元被激活后,终端开始进行信息解锁;并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解锁次数以及安全阈值,在屏幕上生成锁盘,提示用户进行解锁。
待机触发单元,用于感应智能终端是否待机,并根据终端待机情况判断是否激活智能终端解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4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