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3632.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丽;王陆通;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2 | 分类号: | C21D9/02;C21D1/673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弹簧 自动 淬火 双工 位出料 机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供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膜片弹簧在膜片成型淬火生产线热处理设备上,通常采用人力手工的方式拿取热膜片弹簧并移送到模具上进行成型加工,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温度高、定位准确性差、生产效率低、安全无保障等技术问题。目前也有一些自动化的膜片弹簧淬火线出料装置,但存在设备复杂,工艺路线长,时间消耗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膜片弹簧淬火线出料装置设备复杂,工艺路线长,时间消耗长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包括出炉辊道,移动辊道,压淬机;
其中出炉辊道是一台传送膜片弹簧工件的输送机构,它由机架、电机、链轮、链条及转辊等组成;机架上还装有两件导向板支架及四件导向板,导向板支架两端采用螺栓紧固在机架上,导向板支架上加工有长槽,用以紧固、调整导向板之用;导向板两端加工有长槽,槽中穿入螺栓,与导向板支架紧固在一起;
移动辊道上的气缸杆法兰右端与气缸杆螺纹连接,左端与移动辊道拖动架连接;移动辊道拖动架固装在移动辊道支架上,定位杆制动电磁铁紧固在定位杆支架上,定位杆装在电磁铁的中心部,定位杆支架上设有长槽,通过长槽可调整定位杆在水平面上的位置;链条连接着整个辊道两端的链轮,以及连接着半辊道一端的链轮;最右端一件整辊道的一端轴头,通过联轴器与液压马达的轴头连接;直线导轨固装在导轨支撑上,导轨支撑固装在压淬机的工作台上,导轨滑块固装在移动辊道支架上;传送带的输送带用金属网支撑,其速度可调;半辊道与整辊道的轴端支撑相同,即钢件轴与钢管焊接而成;轴的外端装入两件滚动轴承,用弹性挡圈定位轴承,链轮装入轴头中并用平键及弹性挡圈定位,轴承的外圈固装在轴承套的内孔中,用弹性挡圈定位,轴承套焊接在移动辊道支架上;液压马达通过连接板与移动辊道支架固定,马达轴与整辊道轴固连;气缸的两端通过气缸支撑架固装在导轨支撑两侧;
压淬机上的压淬油缸的缸体法兰与压淬机上横梁紧固连接,油缸杆通过法兰盘与压淬模具连接;导向杆一端紧固在法兰盘中,另一端嵌入导向板的槽中,杆可沿槽滑动;接近开关紧固在导向板的侧板上,开关的位置可上、下调整;工件托盘通过杆件与托工件油缸的缸杆固连,油缸体固装在压淬机工作台下面。
进一步,移动辊道设计成双工位对称布置;
进一步,气缸杆法兰右端与气缸杆螺纹连接,左端与移动辊道拖动架连接,连接处设有一定的间隙量,可消除气缸中的缸杆运动造成的偏差;
进一步,压淬机为双工位对称布置。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备构造精巧,工艺路线短,操作快捷,性能可靠,并且同时能对两个膜片弹簧进行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局部剖视图。
图中:
1.出炉辊道;2.移动辊道拖动架;3.气缸杆法兰;4.定位杆制动电磁铁;5.定位杆;6定位杆支架;7.链条;8链轮;9.直线导轨;10.导轨滑块;11.导轨支撑;12.传送带;13.导向板支架;14.导向板;15.轴承套;16.滚动轴承;17.弹性挡圈;18.半辊道;19.移动辊道支架;20.整辊道;21.液压马达;22.气缸;23.气缸支撑架;4.压淬油缸;25.压淬机;26.导向杆;27.接近开关;28.导向板;29.压淬模具;30工件托盘;31.托工件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图2、图3,本发明的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结构组成如下:
一种膜片弹簧自动淬火线双工位出料机械装置,包括出炉辊道1,移动辊道,压淬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多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