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节能节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3543.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群江;曹青霞;刘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节能 节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电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流体节能节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在很多工程领域中都存在流体,这些流体往往是制造工序、加工工序等的额外产出品,这些流体往往带有高温或者高速的特性,其本身蕴含有大量能量,作为额外产出品,这些流体一般会被浪费掉。例如在汽车工业中,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直接来源,燃料在发动机中高温燃烧为汽车提供强劲持续的能量,因此,发动机也是燃料的直接消耗者。目前,在以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源的汽车中,汽车整车的热效率很低,最低仅为20%-30%,这主要是因为发动机运行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是以尾气即流体余热的方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同时这种流体一般流动速度较快,这样,不但造成了大量能量的浪费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大量高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还会给目前日趋严峻的气候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要构建节能型社会,在工业中倡导节能减排政策,目前,缺乏针对流体的有效回收及利用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节能节电系统,其包括锥形的升压腔,在升压腔中设置有两条螺旋通道,这两条螺旋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具有共同的第一流体入口,位于升压腔一端的流体入口与第一排出通道相连接,该升压腔与换热器相连接,该流体节能节电系统还包括旋转装置,其在另一侧与换热器相连接,在旋转装置中设有旋转叶轮,旋转装置与永磁发电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在升压腔中,该两条螺旋通道具有不同的绕转方向且相互缠绕,且这两条螺旋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小,升压腔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流体出口,这两个第一流体出口分别用于排出经过两个螺旋通道而加压的流体,且分别通过位于上侧的第一连接管和位于下侧的第二连接管与换热器一侧的两个第二流体入口分别连接,从而将通过两个螺旋通道的得到的高温高压流体传送至换热器中以进行换热降温操作,该换热器是水冷换热器或者是风冷换热器。
优选地,换热器的另一侧具有两个换热出口,这两个换热出口分别连接有位于上侧的第三连接管和位于下侧的第四连接管,其中,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换热器中的高温高压流体经过换热降温后从第四连接管中排出,而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换热器中的高温高压流体经过换热降温后从第三连接管中排出。
优选地,该旋转装置通过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与换热器相连接,且该旋转叶轮具有至少4级叶片。
优选地,在旋转叶轮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圆盘,叶片周向固定在圆盘上,且该圆盘还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圆盘与旋转叶轮之间刚性连接,旋转叶轮的旋转能同步带动旋转轴的转动,该旋转轴与固定在外壳的第一支架活动连接,该第一支架为竖直形状且与永磁发电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在永磁发电装置中,在第一支架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外铁芯和第二外铁芯,在第一外铁芯和第二外铁芯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竖直盖板,在盖板的中部连接有内铁芯,且内铁芯位于上端的第一外铁芯和下端的第二外铁芯的中间,由此,第一支架、第一外铁芯、第二外铁芯和盖板形成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在第一外铁芯和第二外铁芯的内侧以及内铁芯的两侧均设有线圈绕组,此外,旋转轴还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该第二支架能够随旋转轴共同旋转且该第二支架呈U字型,该U字型支架的上下两个长边分别位于第一外铁芯和内铁芯之间以及内铁芯和第二外铁芯之间,且在这两个长边上分别对应地设有永磁体。
优选地,旋转装置的排出一侧与分别位于上侧和下侧的第五连接管和第六连接管相连接,用于将多余的流体排出,在第五连接管和第六连接管上均设有排出泵,以协助流体的排出,第五连接管和第六连接管汇聚为第二排出通道最终排出流体,第五连接管、第六连接管和旋转装置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布置。
优选地,永磁发电装置中的第一外铁芯和第二外铁芯倾斜布置,且第一外铁芯和第二外铁芯的斜率分别与第五连接管和第六连接管相同,这样可以有效缩小发电系统的整体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苦瓜咸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食蟹猴哺乳期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