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13311.0 | 申请日: | 2013-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英;吴枫;杨鸣波;杨伟;冯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K13/06;C08K9/10;C08K9/06;C08K9/04;C08K3/36;B29C49/04;B29C49/78;C08G18/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乳酸 加工 助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 一种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即以重量计,每份二氧化硅中加入硅烷偶联剂10~30份,130℃下反应15小时;然后以硅烷化改性二氧化硅重量计,每份纳米粒子加入0.01~6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类物质,25℃以上反应4小时以上,二次改性二氧化硅粒子;
步骤2:以二次改性后的二氧化硅和聚乳酸预聚物为原料,每份二氧化硅中优选加入50~200份聚乳酸预聚物,混合物溶解于聚乳酸预聚物20倍当量溶剂中,在反应釜中通氮气后加入金属锂类或锡类催化剂,磁性搅拌下于25℃至140℃加热反应1~24小时,最终反应液处理后得到固体粉末,置于80℃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即得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类物质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类催化剂包括氯化亚锡或辛酸亚锡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预聚物为未封端的端基为羟基,羧基,环氧基或氨基的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聚乳酸大分子,分子量大小为500~700000g/mol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丙酮,甲苯,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酰胺,四氢呋喃或二甲苯或者他们的混合物。
6. 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
7. 权利要求6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作为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应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作为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聚乳酸90~99份,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1~10份,简单共混后,共混物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干燥恒重后经单螺杆挤出机吹塑成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作为聚乳酸吹膜加工助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设置为140℃至250℃,单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设置为140℃至220℃,口模温度设置为125℃至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