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3215.6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加来英俊;积山喜规;泰勒·弗曼;久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B60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用途车辆。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配置在底盘上的一个或多个座椅排和配置在座椅排后方的能够进行倾倒操作的货台的多用途车辆。
背景技术
在例如美国专利No.6,905,159中公开了包括能够进行倾倒操作的货台的多用途车辆。
在文献中说明的多用途车辆中,货台的后端被可转动地支撑于底盘,并且当降低到正常姿势时,货台由货台锁定结构锁定于底盘。
为了货台的倾倒操作,将通过货台锁定机构产生的锁定状态释放,接着手动地或通过利用具有倾卸构件的辅助机构将货台的前端升高。
在传统实施例中,货台锁定机构的操作部配置在货台的侧板的侧方。具体地,操作杆的抓持部以从侧板向侧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所以,当货台被从正常姿势升高到倾倒姿势时,操作者需要下车一次,走到货台侧方的侧板附近,然后需要操作货台锁定机构的操作杆以释放货台的锁定。也就是,为了货台的倾倒操作,操作者需要下车一次。结果,进行锁定释放操作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车辆,其中,坐着的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配置在货台前方的抓持部容易地释放对货台的锁定,并且货台锁定机构的抓持部能够以不从货台的侧方突出的状态配置在ROPS的空间内。
为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车辆包括:底盘;
配置在所述底盘上的一个或多个座椅排;
配置在所述座椅排的后方的货台,所述货台被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底盘的枢轴以便能够在正常姿势和倾倒姿势之间改变,在所述正常姿势中,所述货台的前部未被升高,在所述倾倒姿势中,所述货台的前部被升高;和
货台锁定机构,其能够将处于所述正常姿势的所述货台锁定至所述底盘,每个所述货台锁定机构均具有锁定操作杆的配置在所述货台的前方的抓持部。
利用以上构造,坐着的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货台前方的抓持部来释放货台的锁定。另外,抓持部能够在不从货台的侧方突出的状态下配置在ROPS的内部空间内。所以,能够维持车辆的外观,并且能够保护抓持部不受外部影响。
多用途车辆可以优选地采用以下构造。
(a)货台锁定机构是配置于货台的左侧的左货台锁定机构和配置于货台的右侧的右货台锁定机构。
利用以上构造,货台的左、右端能够以大致均等的定位被固定到底盘上。因此货台能够被维持在稳定状态。所以,货台在行驶期间不易咯咯作响。另外,能够从左、右侧中的任一侧进行锁定释放操作。因此操作性良好。
(b)在包括了左、右货台锁定机构的多用途车辆中,左、右锁定操作杆通过联接构件被彼此联接以便能够被一体地操作,所述联接构件配置在货台的下侧并且向左、右延伸。
利用以上构造,能够通过简单地操作左、右操作杆中的任一个来释放左、右货台锁定机构两者。
(c)在左、右货台锁定机构被彼此联接的多用途车辆中,各货台锁定机构均包括:被可转动地支撑于货台的各侧壁的操作杆;被可转动地支撑于货台的下侧的钩构件;将操作杆和钩构件联接的联接杆;和设置于底盘并且能够与钩构件接合的钩接收构件。
利用以上构造,由操作者操作的操作杆经由联接杆与货台锁定机构彼此联接。所以,操作杆能够配置在货台的能够容易操作锁定机构的上端附近。因此提高了操作性。另外,通过利用杠杆比能够减小操作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多用途车辆的货台的正视图;
图4是处于正常姿势的货台的侧视图;和
图5是处于倾倒姿势的货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车辆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在多用途车辆中,底盘1在其前部设置有左、右前轮2,并且在其后部设置有左、右后轮3。由具有车顶7的ROPS5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以及底盘1的上方围成了空间S。空间S具有前乘车空间(车室)S1和后存储空间S2。在乘车空间S1中,配置有包括左、右前座椅8的前座椅排、方向盘9和前围板10。在存储空间S2中,配置有左、右存物箱11。货台12设置于存储空间S2的后方,货台12能够进行倾倒操作。钩13设置在乘车空间S1的前方。用于设计的外盖19配置于货台12的左、右侧以及存储空间S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悬臂式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 下一篇:电动车电池智能修复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