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字钢用板钩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12415.X | 申请日: | 2013-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敬;张琳;王成龙;李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德平 |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字钢 用板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工字钢用板钩。
背景技术
在施工中,要用到大量的工字钢,工字钢的铺设成为一个较大的工作量。传统的吊装方法是用钢丝绳穿过工字钢绕一圈用卡环固定,然后吊装,施工中发现这种方法不但速度缓慢,而且在抽出钢丝绳时,钢丝绳容易弹起伤人。随着平台打设工作的全面展开,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字钢用板钩,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两个平行的钩板,两个钩板之间设置连接板,钩板上设置的钩槽,钩槽两边平直,钩板上开设固定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钩板的外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护托、固定板、丝杆、把手,钩板外侧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和丝杆丝杠连接,丝杆靠近固定槽一端连接护托,另一端连接把手。所述的固定槽外侧连接护垫。所述的固定孔内侧连接护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钩板,两个钩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大大增加了新型钩板的稳定性,避免了新型钩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的不稳定而损坏,钩板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可以完全贴合工字钢的钢板,从而在吊装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避免了新型钩板与工字钢的滑脱。所述钩板的外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护托、固定板、丝杆、把手,钩板外侧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和丝杆丝杠连接,丝杆靠近固定槽一端连接护托,另一端连接把手,在新型钩板钩住工字钢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把手使护托紧紧顶住工字钢,使新型钩板与工字钢固定牢固,进一步增加稳定性。所述的固定槽外侧连接护垫,增大了新型钩板与工字钢的摩擦力,避免了新型钩板在吊装过程中划伤工字钢。所述的固定孔内侧连接护套,增大了新型钩板与钢缆的摩擦力,避免了新型钩板在吊装过程中损伤钢缆。本发明替代了传统吊装中用钢丝绳穿过工字钢绕一圈用卡环固定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吊装工字钢的安全性。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仰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标注说明:1固定槽 2护垫 3钩板 4护托 5固定板 6固定孔 7护套 8丝杆 9把手 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工字钢用板钩,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两个平行的钩板3,两个钩板3之间设置连接板10,钩板3上设置的钩槽1,钩槽两边平直,钩板3上开设固定孔6。所述钩板3的外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护托4、固定板5、丝杆8、把手9,钩板3外侧连接固定板5,固定板5和丝杆8丝杠连接,丝杆8靠近固定槽1一端连接护托4,另一端连接把手9。所述的固定槽1外侧连接护垫2。所述的固定孔6内侧连接护套7。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钩板3,两个钩板3之间通过连接板10连接,大大增加了新型钩板的稳定性,避免了新型钩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的不稳定而损坏,钩板上设有固定槽1,固定槽1可以完全贴合工字钢的钢板,从而在吊装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避免了新型钩板与工字钢的滑脱,造成人员伤害。所述钩板的外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护托4、固定板5、丝杆8、把手9,钩板外侧连接固定板5,固定板5和丝杆8丝杠连接,丝杆8靠近固定槽1一端连接护托4,另一端连接把手9,在新型钩板钩住工字钢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把手使护托紧紧顶住工字钢,使新型钩板与工字钢固定牢固,进一步增加稳定性。所述的固定槽1外侧连接护垫2,增大了新型钩板与工字钢的摩擦力,避免了新型钩板在吊装过程中划伤工字钢。所述的固定孔6内侧连接护套7,增大了新型钩板与钢缆的摩擦力,避免了新型钩板在吊装过程中损伤钢缆。本发明替代了传统吊装中用钢丝绳穿过工字钢绕一圈用卡环固定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吊装工字钢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线缆滑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盘式平稳起重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