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儿童腹泻腹痛的中草药脐贴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12385.2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599206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陈占峰;李伟泽;孔朋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丰源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18 分类号: A61K36/718;A61K9/70;A61P29/00;A61P1/12;A61K31/125
代理公司: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地址: 044600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儿童 腹泻 腹痛 中草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脐贴,具体是一种治疗儿童腹泻腹痛的中草药脐贴。

背景技术

腹泻,属中医“泄泻”的范畴,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腹泻、腹胀、腹痛、呕吐及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表现。腹泻在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可造成儿童机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腹泻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儿童腹泻的原因有:①感受外邪: 由于儿童脏腑稚弱、形气未充,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故护理不当,易受外邪所伤,外感风、寒、热、湿邪均可致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和正常运化水湿,致湿邪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②内伤乳食: 由于儿童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凡饥饱失常、饮食不洁,皆可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乳食积滞,致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③脾胃虚弱: 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输布,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水湿滞留,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如《幼幼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现代医学认为,儿童腹泻从病因上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可由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感染引起,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导致。夏季腹泻以细菌性消化道内感染造成的肠炎、痢疾较多,而秋冬季腹泻则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为多见;常见的致病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等。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腹泻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与口服给药为主,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类与激素类药物,较少采用中药制剂。由于药物的不良口感与气味,儿童对于口服给药的依从性较差,服药后易于引起呕吐而使给药剂量难以保证,因此,口服药物应用较少,特别是中药的口服给药制剂。而抗生素的滥用特别是广谱抗生素,不仅能够抑制杀灭有害病原微生物,而且能够将肠道内利于健康的有益微生物杀灭,这样又会导致“二重感染”,进而加重腹泻腹痛,还会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另外,口服给药后药物可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并加重肝肾负担;大剂量的静脉滴注,过多的液体进入儿童机体,会抑制损伤机体的“阳气”,阳气一弱,则机体脏器特别是脾胃功能就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进一步加重了腹泻,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中药外治法特别是穴位给药是中医传统特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无痛苦的优点,符合儿童惧怕口服与打针注射的用药特点,是儿科理想的给药途径。中医药关于透皮给药制剂有着完备的理论认识,如清代徐大椿云:“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物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败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外治医说》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均强调了外治法与内治法在病因、病机、辨证用药等方面的一致性。因此,积极开发治疗儿童腹泻腹痛的中草药脐贴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儿童腹泻腹痛的中草药脐贴,解决了临床上治疗儿童腹泻腹痛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存在的免疫抑制、诱导耐药菌产生与易于引起“二重感染”,使得病情迁延不愈的问题;解决了口服药物由于不良口感与气味,致使儿童依从性差,服药后易于引起呕吐而使剂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也解决了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给儿童带来的疼痛与恐惧从而不易接受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儿童腹泻腹痛的中草药脐贴,包括下列重量份的药材:

肉桂2~8份,丁香2~8份,艾叶2~8份,苍术2~8份,防风2~8份,炒白术2~8份,黄连2~8份,老鹳草2~8份,樟脑1.0~2.0。

本发明采用了肉桂、丁香、艾叶、苍术、防风、白术、黄连、老鹳草、樟脑。

其中,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与通血脉的功效,如《名医别录》记载:“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本草新编》记载:“肉桂,通血脉,疗下焦虚寒,治秋冬腹痛、泄泻、奔豚,利水道,温筋暖脏,破血通经,调中益气,实卫护营,安吐逆疼痛”,可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疝疼痛等。

丁香: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如《药性本草》记载:“主冷气腹痛”,《宝庆本草折衷》记载:“丁香,唯胃脘积凝滞,食之即呕,服之无不的中”,可用于脘腹冷痛、呕吐、呃逆、反胃、痢疾、痃癖等。

艾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如《药性本草》记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本草纲目》记载:“温中,逐冷,除湿”,可用于下焦虚寒、腹中冷痛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丰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丰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