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资源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2281.1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进;严波;臧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变频 时差 定位 系统资源 调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资源调度的方法,尤其涉及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资源调度的实现框架、调度任务参数自适应生成、任务优先级评估及调度自适应执行算法。
背景技术
时差定位利用同一辐射源信号到达分布多站的时间差形成双曲线(面)进行定位。作为一种无源定位技术,长基线时差定位由于其定位精度高、定位算法简单,在工程实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时差定位需要多站对同一信号进行接收,因此,需对多站的时、空、频资源进行统一调度,以形成对同一信号的接收时间差,如何合理地调度系统资源成为提高时差定位系统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多站对同一信号的截获,时差定位系统往往采用宽波束设计,用于形成大的公共覆盖区域。在多目标环境下,为了实现对多目标的搜索与实时跟踪,往往采用变频体制实现对多目标宽频带信号的分时侦测。
对于时差定位系统的资源调度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三站的同步调度方面。考虑到长基线时差定位系统中时差站之间的距离相隔几十公里,如何实现三站的同步资源调度控制成为时差资源调度能否实现的基础条件。高实时性的同步通信系统的实现的基础上,对控制命令加上相应的调制时延,基本上解决了三站同步调度的问题。2)空间宽波束的波束实时调度方面。典型的GPS接收机采用的就是时差定位体制,但其采用了全向天线的接收体制,因而不存在波束控制的问题。对于宽波束实时调度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宽波束覆盖区域计算,波束切换时机计算等方面,尚不是很成熟。3)频率资源调度方面。对于IFF信号的时差定位系统主要集中在较窄的频段内,频率资源调度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对于TACAN信号的调度一般对各个波道进行频率扫描,依次对各个波道进行信号搜索;对于雷达信号的搜索一般有扫频搜索、变频搜索等几种。
上述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差定位系统的资源调度问题,但对于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进行IFF、TACAN、雷达信号进行一体化探测的资源调度方法尚比较欠缺,相关资源调度算法主要体现在主动探测方面,对于多站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资源调度的研究较少,急需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发明内容
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需要多站对同一信号进行同时截获,为了实现对多目标进行实时有效的时差定位,需要对宽波束进行实时切换,以满足波束空间覆盖需求,同时,应实时地切换系统接收频率,完成信号频率的截获。
本发明为解决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资源调度的难题,通过设计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自适应调度算法的实现框架,对搜索与跟踪目标在频率上采用扫频与变频相结合的策略,同时,调度相关波束,已完成信号在空域与频率的有效截获和定位;自适应调度任务参数自适应生成、任务优先级评估及调度自适应执行算法,可有效地解决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的资源管理问题,使得系统的各类资源在搜索、目标跟踪及其它类型的任务之间合理分配,从而充分发挥系统效能。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将调度申请任务送入申请任务生成器,生成相应的调度参数;在优先级分析器中根据生成的调度参数对各申请任务编排优先级;将编排好优先级的任务送入调度执行器,对各任务进行分析。满足调度原则的将其送入执行队列,并把系统可用资源分配给该事件;将不满足该调度间隔加时间窗后满足下次调度的事件送入延迟队列,延迟队列中的事件将参与下一调度间隔的调度分析;加窗后仍然不满足下次调度的送到删除队列,删除队列中的事件直接丢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在搜索任务、目标跟踪及其他类型的任务之间合理的分配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的波束、频率、时间资源,实现对雷达信号、敌我识别(IFF)信号、TACAN信号的海空一体化探测,缩短目标发现时间,保证跟踪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雷达、IFF、TACAN信号资源调度系统处理流程图。
附图2是申请任务参数生成器模型图。
附图3是优先级分析器模型图。
附图4是调度执行器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给出宽波束变频时差定位系统资源调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1、系统总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枪
- 下一篇:一种塑料花盆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