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1721.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6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文;吴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昊源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3/06;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韩小雷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血脂 作用 同源 食品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脂是血液中含脂质的总称,高血脂症就是血液中含脂质高于正常值。血脂可分为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外源性血脂是指来自含胆固醇食物的脂质,内源性血脂是由体内自身合成的脂质。血清总胆固醇(TC)250mg%(6.2mmol/L),甘油三酯200mg%(TG>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6mmol/L(160m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35mg%),凡是验血符合以上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高血脂症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由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所致,是导致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人群的不断增加,人类对降血脂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的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其降低TC水平的能力为20%-30%,还轻度增高TDL-C及轻度降低TG的水平。但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外媒体纷纷报道:他汀类药在降脂的同时,也带来了肝功下降、肌肉疼痛等毒副作用。因此,研发一种新的具有显著降血脂作用且毒副作用小的,且最好是由药食同源食品组成的保健品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显著降血脂作用且毒副作用小的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
本发明以植物甾醇、葛根粉、山楂果粉、沙棘粉、昆布粉、洋葱粉、葡萄皮粉、马齿苋粉、绿茶粉为原料,经科学配伍制成一种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并且通过大鼠预防性高脂模型实验方法,证明了本发明的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组成:植物甾醇700-1300重量份、葛根粉560-1040重量份、山楂果粉350-650重量份、沙棘粉280-520重量份、洋葱粉210-390重量份、昆布粉210-390重量份、葡萄皮粉210-390重量份、马齿苋粉140-260重量份以及绿茶粉140-26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药食同源食品的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组成:植物甾醇1000重量份、葛根粉800重量份、山楂果粉500重量份、沙棘粉400重量份、洋葱粉300重量份、昆布粉300重量份、葡萄皮粉300重量份、马齿苋粉200重量份以及绿茶粉200重量份。
其中,各原料的提取来源及药理作用分述如下: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是以游离状态或与脂肪酸和糖等结合的状态存在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等各种植物的细胞膜中,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1和菜子甾醇2,总称为植物甾醇。植物甾醇本是植物性油脂的非皂化物(或不碱化物),工业上是以大豆和油菜种子的滓子为原料,提取制造维生素E时的副产物,或者来自制造米糠油时的非皂化物,经提取、精制后得到的制品。
葛根粉: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野葛为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m,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生于山坡草丛路旁及疏林中较阴湿的地方。除新疆、西藏外中国各地均有销售。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异黄酮(Pueraria Isoflavone)。
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癌细胞;增加冠脉流量,调整血液微循环;治疗各年龄阶段的突发性耳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山楂果粉:
来源:蔷薇科Rosaceae落叶乔木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果实或叶。主要有效成分为牡荆素鼠李糖甙、山楂黄酮、金丝桃甙等。
药理作用:1、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有与心得安相似的抗心肌梗塞作用。2、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活力。3、降低血脂、血压,降低脑血管阻力。4、抗心律失常,对室性及房性早搏作用较明显,对房颤不明显。5、能明显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沙棘粉: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的果实。主要有效成分为沙棘黄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昊源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昊源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步距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再入初始段解析式纵向在线轨迹设计及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