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墙管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11466.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洋;唐龙江;凌晓斌;汪庆武;孙丙元;徐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黄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H02G3/2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线电缆器材穿墙时使用的辅助管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穿墙套管安装时水平布置,这样的布置结构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长期积水,湿度大,绝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致使开关室内电气设备放电、打火、电晕现象明显,给设备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影响站容站貌和星级变电站创建。如需进行套管处墙壁粉刷、整改,需在设备停电时进行,对外供电产生影响,且增加了工作量和经费开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避免渗水现象发生的穿墙套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墙管套结构,管套为埋于墙体内的金属直管,所述的管套倾斜埋在墙体内,且室内一端高于室外一端。
所述的管套一侧具有缺口。
所述的管套倾斜角度为25-35度。
所述管套的缺口位于管套底面。
所述的管套与墙体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所述的管套内设有导线,所述的导线与管套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的管套位于室外一端的导线与管套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所述的管套位于室外一端伸出墙体,且伸出部分的上沿长于下沿。
所述的导线伸出墙外部分向下弯曲成圆弧,圆弧所在的圆与外墙壁相切。
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变电站穿墙套管处渗水现象,可极大地排除开关室内湿度大而导致的放电、电晕等安全隐患,减少停电次数、提高设备安全供电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管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套穿墙状态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管套;2、缺口;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可知,穿墙管套1为埋于墙体内的金属直管,预埋时倾斜埋在墙体内,且室内一端高于室外一端,倾斜角度控制在25-35度,优选30度。
参见图1可知,管套1一侧具有缺口2,这样可以增大磁阻,防涡流过大,在通电导线3与管套1之间也存在一些空隙现象,这样可以缓解负荷电流及环温变化时导线热胀冷缩。
为进步提高防水性能,管套1与墙体之间填充有防水胶,管套1与导线3之间也需要填充防水胶,可以缓冲导线,尤其是管套1位于室外一端的导线3与管套1之间需要填充有防水胶。管套1的缺口2位于管套1底面,避免从上部渗析水浸入管套1内,管套1位于室外一端伸出墙体,且伸出部分的上沿长于下沿,可以作为防雨檐。
导线3伸出墙外部分向下弯曲成圆弧,优选曲成一直径5米的圆弧(考虑到导线3的粗度),圆弧所在的圆与外墙壁相切,便可有效阻止雨水进入室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黄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黄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