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电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11244.9 | 申请日: | 2013-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蒋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5/2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多种冷却降温结构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普通电动机的常规结构为外置定子,内置转子。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该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积累成害,直至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电动机内置的转子两端分别设有开式叶片,与转子同电机轴旋转时产生的风起到驱热降温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大多数电动机转子两端为对称结构,即两端的风叶叶片一样,电动机内腔中因无气压差形不成空气对流,转子两端的风叶叶片只能作所及范围内的局部降温,冷却降温效果较差;也有少数电动机两端的风叶叶片不一样,但每一端的风叶叶片是一样的,这样,虽然能形成空气对流,但不能形成紊流风,冷却降温效果只是稍好一点,还是不能产生热量较多的电动机的冷却降温需要,易造成电动机因过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电动机内腔产生紊流风,从而显著提高冷却降温效果的耐高温电动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耐高温电动机,包括电机轴、外壳、定子、电磁组件、左风叶、右风叶;所述外壳内置定子,电磁组件内置于定子内腔中;所述电磁组件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所述左风叶分布在电磁组件左端面上,右风叶分布在电磁组件右端面上;其改进之处在于:分布在电磁组件左端面上的左风叶轴向长度尺寸不一致,左风叶的轴向长度尺寸沿圆周方向逐渐递增或递减,形成错位布置结构;分布在电磁组件右端面上的右风叶轴向长度尺寸不一致,右风叶的轴向长度尺寸沿圆周方向逐渐递增或递减,形成错位布置结构;所述外壳内壁上设有长条状肋条,肋条长与外壳轴线方向相同;所述肋条的数量是5~9以内的奇数。
上述结构中,所述左风叶、右风叶中最长的轴向长度尺寸是最短的轴向长度尺寸的1.5~2.0倍。
上述结构中,所述电磁组件左端面上轴向长度尺寸最长的左风叶与右端面上轴向长度尺寸最长的右风叶错开布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电动机转子两端左风叶和右风叶分别错位布置,易形成不规则紊流风,电动机机座与定子之间通过肋条形成通风道,设有奇数的通风道易形成紊流风,两股紊流风综合作用,显著提高冷却降温效果。
2、电磁组件左端面上轴向长度尺寸最长的左风叶与右端面上轴向长度尺寸最长的右风叶错开布置,可形成更强的紊流风,进一步提高冷却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耐高温电动机,包括电机轴1、外壳5、定子6、电磁组件3、左风叶2、右风叶4;外壳5内置定子6,电磁组件3内置于定子6内腔中;电磁组件3固定连接在电机轴1上;左风叶2分布在电磁组件3左端面上,右风叶4分布在电磁组件3右端面上;分布在电磁组件3左端面上的左风叶2轴向长度尺寸不一致,左风叶2的轴向长度尺寸沿圆周方向逐渐递增或递减,形成错位布置结构;分布在电磁组件3右端面上的右风叶4轴向长度尺寸不一致,右风叶4的轴向长度尺寸沿圆周方向逐渐递增或递减,形成错位布置结构,一般地,左风叶2、右风叶4中最长的轴向长度尺寸是最短的轴向长度尺寸的1.5~2.0倍,本实施例中,均为1.6倍;外壳5内壁上设有长条状肋条5.1,肋条5.1长与外壳5轴线方向相同;肋条5.1的数量是5~9以内的奇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降温效果,电磁组件3左端面上轴向长度尺寸最长的左风叶2与右端面上轴向长度尺寸最长的右风叶4错开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