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C细胞的快速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10764.8 申请日: 2013-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3589685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储以微;骆菲菲;郑秀娟;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12N5/0784 分类号: C12N5/0784
代理公司: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代理人: 刘伍堂
地址: 200032 上海市徐***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dc 细胞 快速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细胞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DC细胞的快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DC细胞,即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启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毒感染、肿瘤侵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利用抗原特异性DC疫苗治疗肿瘤等疾病均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但是,DC细胞数量稀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而DC疫苗需要大量成熟DC细胞,目前只允许通过分离患者自体单核细胞,再进一步体外诱导扩增来获得。因此,高效大量获得成熟并具有功能的DC细胞成为抗原特异性DC疫苗治疗疾病成功的决定性环节。

常规的DC细胞体外诱导扩增方案,是利用细胞因子:GM-CSF和IL-4,经过5~7天的诱导分化,紧接着再经过2天的诱导成熟,从而获得成熟并具有功能的DC细胞,总培养时长在7~9天。常规的DC细胞体外诱导扩增方案存在操作耗时长、细胞纯度低、细胞功能缺失等问题,导致DC疫苗产业化、批量化生产进程缓慢,进而难以推广应用。所以,寻找成本低、时程短的功能性DC细胞体外诱导扩增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诱导时间短、细胞纯度高、功能强的DC细胞的快速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DC细胞的快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完成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3毫升淋巴细胞分离液中以每分钟1毫升的速度加入5毫升全血,保持淋巴细胞分离液液面不被冲破,在室温状态下,采用300g离心力,离心20分钟,离心过程中提速及减速均不带刹车; 步骤二:用滴管吸取云雾层,加入0.9%的生理盐水30毫升洗涤一次,在室温状态下,采用300g离心力,离心5分钟,弃上清; 步骤三:用30毫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重悬细胞,计数细胞数,在4摄氏度状态下,采用300g离心力,离心10分钟,弃上清; 步骤四:每1х107个细胞加入30微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10微升 Fc受体阻断试剂和10微升生物素抗体混合液,进行混匀,混匀后,置于温度为4摄氏度的冰箱内,10分钟后取出; 步骤五:每1х107个细胞加入30微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和20微升抗生物素微磁珠,进行混匀,混匀后,置于温度为4摄氏度的冰箱内,15分钟后取出; 步骤六:加入1-2微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在4摄氏度状态下,采用300g离心力,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入500微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重悬细胞; 步骤七:MS柱置于磁架上,加入500微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待液体完全流干后,加入500微升细胞悬液,收集流出的细胞,该流出的细胞即为CD14+的单核细胞; 步骤八:待液体完全流干后,加入500微升预冷的分选缓冲液洗柱,重复两次; 步骤九:计数收集的细胞数量,在4摄氏度状态下,采用300g离心力,离心10分钟,弃上清; 步骤十:用DC细胞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至0.5-0.6x106个/毫升,将细胞悬液铺入6孔板中,每孔3毫升; 步骤十一:将6孔板置于温度为37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孵箱内,培养48小时后,补充加入诱导DC细胞成熟的混合因子; 步骤十二:继续培养24小时后,检测细胞数量、细胞活力、细胞表型及功能。

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的云雾层为单个核细胞层。

所述的步骤十中,所述的DC细胞培养基为GT551无血清培养基加入1000 U/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500 U/mL白细胞介素4。

所述的步骤十一中,所述的诱导DC细胞成熟的混合因子为1000 U/mL肿瘤坏死因子、10000 U/mL白细胞介素1、1000 U/mL干扰素r、1微摩尔/升前列腺素E2、500 ng/mL CD40L、10 ng/mL 脂多糖、2.5 微克/毫升 R848。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将制备时间由现有技术的7-9天缩短至3天;将DC细胞的活力由现有技术的68-75%提高至88-95%,纯度由现有技术的60-65%提高至80-90%;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DC细胞具有完全成熟表型,表达趋化因子CCR7,分泌高浓度IL-12细胞因子并有效促进T细胞增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制备的DC树突状细胞的MHC II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制备的DC树突状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水平对比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0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