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0148.2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刚;王伟;庄绪超;张孝珍;吕世超;张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1V1/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砾 裂缝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裂缝是控制特殊岩性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裂缝识别和预测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如何利用常规资料进行裂缝的识别和评价一直是困扰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砂砾岩裂缝进行定量识别并且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对裂缝发育特征进行有效预测的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该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划分确定地层厚度;步骤2,运用常规测井曲线、岩心资料确定沉积相;步骤3,根据地震资料、区域背景资料确定区域构造应力;步骤4,构建裂缝强度指示曲线;步骤5,根据裂缝强度指示值识别裂缝;步骤6,确定裂缝特征参数;步骤7,应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裂缝的骨架模型及属性模型;以及步骤8,利用开发动态资料对裂缝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修正。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通过综合对比测井曲线,确定目的层段对比标志,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划分地层剖面对比图,确定地层厚度。
在步骤2中,通过岩心、录井资料分析岩性特征,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分析矿物特征,根据以上判断沉积相。
在步骤3中,通过地震资料,利用合成记录及反演技术,确定区域构造应力。
在步骤4中,裂缝发育段在FMI成像测井图像上显示为高幅度正弦波形,在常规测井资料上显示电阻率降低,当地层中不发育裂缝时,深、浅电阻率是基本重合的;而有裂缝沟通的地层,由于渗透性的影响导致泥浆不同程度的侵入,深、浅电阻率体现出幅度差异且裂缝越发育幅度差异越大,通过深、浅电阻率重构,得到裂缝强度指示曲线。
该裂缝强度指示曲线的公式为:
RDS=[log(Rt)-log(Rxo)]*[L1/(L1+L2)]*K*P
其中:RDS—裂缝发育强度,相对值,无单位;
Rt—深电阻,欧姆···米;
Rxo—浅电阻,欧姆···米;
L1,L2—目的层段岩性组成百分比,%;
K—经验系数,反映不同岩性裂缝发育密度的相对值;
P—其它影响因素。
在步骤5中,裂缝强度指示值越大,裂缝越发育。
在步骤6中,裂缝特征参数包括裂缝的方位、产状、密度、宽度、孔隙度、渗透率,其中裂缝的方位、产状、密度根据岩心观察、FMI成像测井资料及区域构造应力确定,裂缝的宽度、孔隙度、渗透率根据岩心分析、FMI成像测井及双侧向测井资料确定。
在步骤7中,应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利用上述步骤1、2确定的地层厚度、沉积相,建立裂缝的骨架模型;利用步骤6确定的裂缝特征参数,建立裂缝的属性模型。
本发明中的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包括确定地层厚度、判断沉积相、判断区域构造应力、构建裂缝强度指示曲线、识别裂缝、确定裂缝特征参数、建立裂缝骨架模型及属性模型、利用开发动态资料验证修正八个步骤。该方法结合FMI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对砂砾岩裂缝进行定量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对裂缝发育特征进行有效预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裂缝发育段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特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划分确定地层厚度。通过综合对比测井曲线,确定目的层段对比标志,依次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划分地层剖面对比图,确定地层厚度。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运用常规测井曲线、岩心资料确定沉积相。通过岩心、录井资料,分析岩性特征,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分析矿物特征,根据以上判断沉积相。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根据岩心、录井资料、区域背景资料确定区域构造应力。通过地震资料,利用合成记录及反演技术,确定区域构造特征及断裂系统。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0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盖区压性断裂带厚度预测方法
- 下一篇:核电站模拟机的中子计数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