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E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8978.1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5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e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2D系统中发现信号(DS-Discovery Signal)传输的方案,特别是涉及基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装置对装置(D2D-Device to Device)架构的DS传输方案。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 Project)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定义了两种帧结构,即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的帧结构1和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的帧结构2。二者的区别是FDD帧结构的每一子帧均为1毫秒(ms-millisecond),而TDD系统在每一帧(10个子帧)中定义了1~2个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下行同步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上行同步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三部分构成。
传统的3GPP版本中,数据传输发生在基站和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之间。在3GPP R12中,装置对装置(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被立项并加以讨论,D2D的本质特点是允许UE之间的数据传输。对于FDD和TDD系统而言,3GPP在无线接入网第一工作组第73次会议(RAN1#73)达成的结论是:D2D系统中的UE不允许同时收发。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下行数据对D2D通信的干扰,UE占用传统的上行资源即FDD的上行频带和子帧(TDD)的上行子帧用于D2D通信(TDD下行子帧有待进一步讨论)。
D2D系统中的UE通过接收或者发送发现信号(DS-Discovery Signal)以启动D2D连接的建立。除了指示D2D UE的存在,DS还可以携带信息比特,根据3GPP在RAN1#74次会议上达成的结论,DS是如下可能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DS能够包含X个信息比特构成的信息,所述X在仿真中设置为104
-DS是特征序列,所述特征序列是基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侦听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主/辅同步序列(PSS/SSS-Primary/Secondary Synchronized Sequence)。所述PSS是一个Zadoff-Chu序列,所述SSS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如果采用信息比特构成的数据包的方式,DS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使得DS的接收UE能够直接发起D2D通信而不需要进一步的信息。然而信息比特构成的数据包的方式对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的要求较高。
如果采用特征序列的方式,DS仅能携带较少的信息,使得DS的接收UE或许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才能发起D2D通信。特征序列对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的要求较低。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DS所携带的信息都需要解决方案,以最小化所需的信息比特数或候选特征序列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2D系统中的DS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映射配置信息到发现信号(DS),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信息:U1是否处于小区覆盖内
第二信息:U1所驻留小区的小区物理标识C_ID1
第三信息:U1所驻留的装置对装置(D2D)组的物理标识G_ID
第四信息:时频资源块R1所属的子帧在当前的时间窗中的能传输DS的S个候选子帧中的索引I_SF
-在时频资源块R1上发送所述DS
其中,U1是所述DS的发射者或者所述DS的发射者所驻留的装置对装置(D2D)组中的组头,所述时间窗是由U1维护的周期性连续时间窗口,所述时间窗中帧的索引从0到L-1,所述L是系统帧号(SFN)的最大值加1,所述S是不大于10倍L的正整数,所述G_ID是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8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