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飞虱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8825.7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许益鹏;俞晓平;申屠旭萍;郝培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飞虱 细胞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昆虫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褐飞虱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中,细胞工程已愈来愈受到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而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和公用平台。自从Grace在1962年首次建立天蚕蛾细胞系以来,昆虫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400多株昆虫细胞系得以建立,这包括常用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S2细胞系、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BTI-Tn-5B1-4(High Five)细胞系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21细胞系及其克隆株Sf9。昆虫细胞系的建立,不但促进了昆虫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大大促进了基于昆虫细胞的应用性研究。其中,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VS)是当今最具高效的真核表达系统,已广泛应用于β-干扰素等外源基因的表达。但是,现在已建立起的昆虫细胞系多来源于鳞翅目昆虫,来源于半翅目昆虫的细胞系为数不多,目前只有玻璃叶蝉(Homalodisca coagulat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有细胞系建成的报道,这极大地限制了半翅目昆虫相关生物学的研究及其应用。
褐飞虱(brown 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 lugens (St?l))属于半翅目昆虫,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主要通过吸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传播水稻病毒两种方式对水稻造成危害。褐飞虱的大面积暴发会引起水稻叶片干枯,分蘖枯萎,甚至形成“虱烧”。褐飞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快速适应不利环境(如水稻抗性品种和杀虫剂),其致害性能快速变异,这可能与褐飞虱体内存在大量的共生菌有关。虽然通过高温或添加抗生素等方式可以获得少菌的褐飞虱种群,但是由于这两种方式对褐飞虱本身就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而在活体条件下难以研究褐飞虱和其共生菌的关系。而若有离体培养的褐飞虱细胞,则可以在离体条件下研究褐飞虱和其共生菌的互作,从而有助于阐明褐飞虱的致害性机制。另一方面,若有离体培养的褐飞虱细胞,也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研究杀虫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当前杀虫剂的改进和新杀虫剂的发明。但目前,关于褐飞虱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还未见报道。因此,建立起一种褐飞虱细胞的离体培养方法,有助于褐飞虱防治工作的开展,并最终有利于粮食的安全生产,这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褐飞虱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褐飞虱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获取发育时间在3天到4天的褐飞虱胚胎:褐飞虱雌成虫和雄成虫配对后放入装有水稻(ASD7水稻)叶鞘的试管中,使它们在28℃条件下(白天黑夜时间比为L:D=16h:8h)产卵,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从叶鞘中剥出褐飞虱所产的卵,此卵定义为1天卵,依次获得褐飞虱的3天卵和4天卵;在解剖镜下,3天卵可看到明显的黄斑,而4天卵可观察到眼点;此3天卵或4天卵的发育时期处于反转期前后,适合于后续的胚胎细胞培养。
(2)褐飞虱细胞培养基的配制:本发明所述的褐飞虱细胞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分别称取Schneider’s insect medium (SIGMA,S9895) 12.25g,Medium 199(Applichem,A1327,9010)5.35g;Medium CMRL 1066(1×)(Gibco,11530-037)25mL;L-His·HCI·H2O(SIGMA,H5659)2.36g;L-His(SIGMA, H6034)2.135g;胎牛血清(Hyclone,SV30087.02)149mL-248mL;CaCl2(分析纯)0.3g;NaHCO3(分析纯)0.2g;氨苄青霉素钠(上海生工,A0339)62mg;硫酸链霉素(上海生工,S0382)62mg;上述各成分混合,用超纯水充分溶解后,用2M NaOH或HC1溶液调节pH至6.5-6.6,而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240 mL,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置于4℃备用;过滤过程采用无菌操作,胎牛血清的体积终浓度为1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8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拉机传动轴
- 下一篇:一种铸造铝合金扁锭用可调式结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