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08196.8 | 申请日: | 2013-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曲凯;欧玉金;张庆亮;郑志刚;姜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29/22 | 分类号: | E21C2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四轮驱动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掘进机用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适用于矿山、隧道、煤矿及相关工程作业中所有重型设备的履带式行走部。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的高强度开采,矿井采区布置逐渐向纵深处发展,20°以上的大倾角煤层逐渐增加,而国内外现有掘进机都采用两轮驱动形式,该形式只能满足最大倾角为15°-18°巷道的掘进要求,已不能满足20°以上大倾角爬坡作业,特别是掘进机在大倾角下坡倒车及大倾角爬坡时明显暴露出两驱行走机构结构上的局限与缺陷,不能满足工况需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行走机构,优化了力的作用形式,能够较好的弥补两轮驱动在结构上的缺陷与不足,该机构采用内外腔体可伸缩调节结构,前后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内外腔体上,实现前后分别驱动或同时驱动,腔体结构强度高,内外腔体间隙配合,驱动平稳,驱动力大,可确保掘进机大倾角爬坡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掘进机用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内腔体、外腔体、涨紧油缸、涨紧卡板、履带板,前驱动装置由前驱动链轮、装设于前驱动电机上的前驱动减速机构成,前驱动链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驱动减速机上,前驱动减速机通过高强螺栓与内腔体前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构成前驱动机构;同样原理,后驱动链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后驱动减速机上,后驱动减速机通过高强螺栓与外腔体后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构成了后驱动机构;履带板组与前驱动链轮和后驱动链轮轮齿相啮合,内腔体与外腔体采用抽匣式结构,间隙配合,构成了可伸缩式行走履带架结构。
上述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装有涨紧油缸。
上述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装有涨紧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四轮驱动形式,弥补了两轮驱动在结构上的缺陷和不足,有效提高驱动力,满足煤矿大倾角掘进的要求;
2、采用腔体结构,整体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大倾角掘进作业中行走架不易变形和损坏;
3、优化了行走涨紧结构,掘进作业过程中涨紧油缸不受载荷作用,彻底解决了涨紧油缸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内腔体4、外腔体5、涨紧油缸7、涨紧卡板6、履带板1,前驱动装置由前驱动链轮3、装设于前驱动电机上的前驱动减速机2构成,前驱动链轮3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驱动减速机2上,前驱动减速机通过高强螺栓与内腔体前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构成前驱动机构;同样原理,后驱动链轮8通过螺栓固定在后驱动减速机9上,后驱动减速机9通过高强螺栓与外腔体后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构成了后驱动机构;履带板组1与前驱动链轮3和后驱动链轮轮8齿相啮合,内腔体4与外腔体5采用抽匣式结构,间隙配合,构成了可伸缩式行走履带架结构;履带板组1通过涨紧油缸7加载将内腔体4向前顶出,使履带板组达到涨紧要求,并将涨紧卡板6装配到内腔体和外腔体之间,作为机械限位,然后将涨紧油缸7卸荷,完成整个行走机构涨紧,由于件履带板组1与前驱动链轮3和后驱动链轮轮8齿相啮合,爬坡时件2和件9中的前后驱动马达及减速机同时工作,驱动件3和件8前后驱动链轮同向转动,带动件1-履带板组整体向前滚动,实现行走功能,左右共有四套驱动装置,即构成了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8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封口果树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田的自生气泡沫体系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