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阅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563.2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伟;曾为军;王大龙;王彦钧;董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23/06 | 分类号: | A47B23/06;B42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阅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阅读架,涉及文具用品,属于读书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读者坐在写字台看书时,得用手压着书页才能防止自己翻合,使读者无法腾出双手去干其他事,特别是抄写书中文字时常常需要东西压在书上,不然书就经常自动翻页,对阅读造成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阅读架,它可以将书放在上面,能够方便读者阅读,有效的解决了书自动翻页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装置和压书装置组成,支架包括两组组合在一起的L型压架和L型伸架,固定装置由固定夹和带有弹簧Ⅲ13的挡板12组成,两个L型伸架的长臂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夹Ⅰ1和固定夹Ⅱ14,两个L型伸架的长臂端套合在一起并通过带有弹簧Ⅲ13的挡板12固定连接;压书装置包括两组压书滚轮5和可活动的压书螺栓8,压书滚轮5安装在L型压架上,可活动的压书螺栓8安装在L型伸架上。
所述L型伸架均为中空结构。
所述L型压架包括左压架和右压架4、L型伸架包括左伸架15和右伸架,左压架的一端套入左伸架15的一端并通过拧紧螺丝7固定,右压架4的一端套入右伸架的一端并通过拧紧螺丝7固定,使压架不能任意移动。
所述压书滚轮5安装在滚轮固定柱18上,滚轮固定柱18上端固定弹簧柱17,弹簧柱17的上半段套有弹簧Ⅰ2、下半段固定在L型压架的套孔3内,弹簧柱17的顶端固定有按钮柱16。
所述可活动的压书螺栓8的结构为活塞棒6上套有弹簧Ⅱ9的汽缸10和固定活塞棒6上的压书螺栓8组成,汽缸10固定在L型伸架内部,套有弹簧Ⅱ9的活塞棒6置于L型伸架外部。
所述汽缸10的侧边设置有出气孔11。
所述活塞棒6的上端为螺纹柱19,压书螺栓8通过螺纹柱19固定在活塞棒6上。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读者在读书时,首先将书的书脊放在固定夹I和固定夹II之间,在弹簧III的作用下,左伸架和右伸架将书脊固定使书不能被轻易移动。随后读者将书本打开铺盖在左伸架和右伸架上,把书右侧的书页放在螺栓上。然后读者通过转动螺丝孔里的拧紧螺丝固定好压架的位置,让滚轮适好压在书页的上方。这样就使得书右侧的书页不必在手扶的情况下进行抄写或者其它工作,大大提高读者读书的效率。书架左侧的固定装置和压书装置原理与右侧相同,在此不再叙述。
读书时,需要将右侧的书页翻到左侧,首先用手按下右侧的按钮棒,由于右侧的书页已经夹在螺栓上,按钮棒带动滚轮将书页压下,使螺栓和活塞棒同时被按下,活塞将空气从汽缸的出气孔排出,按钮棒被按下后读者便可以松开手。随后,按钮棒在弹簧I的作用下,立刻弹回初始位置,活塞棒在弹簧II的作用下需克服气缸的阻力,这样就使得向上运动变得缓慢从而形成延时效果,螺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被压下前的初始位置。在螺栓缓慢向上移动的时候,放在螺栓上的书页与滚轮之间就有了一定距离的缝隙,读者就有足够的时间将书右侧的书页翻到左侧。等读者将书页翻完后,螺栓在弹簧II的作用下回到了初始位置,又将滚轮压在书页的上方,使书不会自动翻页。
当读者读书时,需要将书左侧的书页翻到右侧时,首先用手按下书架左侧的按钮棒,将左侧的书页翻出,再用手按下右侧的按钮棒,此时,由于活塞棒运动受到气缸的阻滞作用,使其向上的运动速度滞后于按钮棒的运动速度,故待读者将手离开按钮棒时,右侧的螺栓上的书页与滚轮之间就有一定距离的缝隙,读者便有足够的时间将书页插进书右侧的书页上。
当书比较新,读者需要用比较大的力气把书页压住才能看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让滚轮也能压住书页,读者只需在活塞棒上向下旋转螺栓,再把压架向下调节,使得滚轮适好压在书页的上方。这样弹簧I被缩短了距离后,弹簧对活塞棒弹力就变得更大,随之而来的是滚轮对书的压力也变得更大,使书不会自动翻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书页不必在手扶的情况下进行抄写或者其它工作,大大提高读者读书的效率;固定较厚和较新的图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阅读架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按钮棒与滚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活塞棒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固定夹I,2-弹簧I,3-套孔,4-右压架,5-压书滚轮,6-活塞
棒,7-拧紧螺丝,8-压书螺栓,9-弹簧II,10-汽缸,11-出气孔,12-挡板,13-弹簧III,14-固定夹II,15-左伸架,16-按钮柱,17-弹簧柱,18-滚轮固定柱,19-螺纹柱,20-圆柱,21-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