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埋保温管道通过沼泽地段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200.9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科;谭福生;赵玉波;张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管道 通过 沼泽 地段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埋保温管道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直埋保温管道通过沼泽地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供热工程热水管线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供热站和取暖小区的距离问题,热水管线的线路会有比较长的情况出现,有的热水管线甚至达到几十公里长。而热水管线经过的区域的地况各种各样,可能会存在水渠、沼泽、矿井等。对于集中供热工程中沼泽地段热水管线的铺设,以往采用的方案主要有如下两种:
一、绕行方案
由于要绕过沼泽地段,需要增加管线长度,从而会出现施工周期长、费用高和复杂的工农关系等问题。同时管道绕行需要增加弯头等管件,增加介质流动阻力,进而增加介质的压力损失和热量损耗,供热首站及中继泵站加压泵的负荷相应增加。增加的管线不仅增加直接施工费用和施工周期,还会影响按期供热及后期供热质量,对广大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二、采用架空桁架敷设
在沼泽地段采用架空桁架支撑热水管线,但是,桁架制作成本高、吊装难度大,并且在沼泽地段施工困难,还需要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及拼装场地;由于吊装位置限制,需要使用大吨位吊车,吊装费用高,安全风险大。同时桁架需要定期维护,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维护成本。桁架部分管道需要增加弯头等管件,介质阻力增大,还需要加设放气和排污装置,既增加成本,又加大了泄漏风险。
上述两种方案中,无论哪种方案都会相应地增加施工成本、延长施工工期,绕行方案还会增加征地面积、加大介质阻力及热损。另外,在沼泽地段施工时还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如何保证管道在淤泥中提高承载力,不因不均匀沉降造成焊口承受附加应力降低使用寿命进而断裂。
2)如何进行有效降水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在奥陶水长期浸泡下保证管道在正常寿命周期内有效运行。
4)管道在未通水时的漂浮问题。
总之,需要一种新的技术解决上述问题,使保温管道能够安全通过沼泽地段进行施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埋保温管道通过沼泽地段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管道在淤泥中承载力、管道在正常寿命周期内有效运行、管道在未通水时的漂浮以及管道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埋保温管道通过沼泽地段的施工方法,包括
采用煤矸石筑填沼泽地形成工作面,其中,在工作面的两侧放置施工机械作业需要的管件、管道和施工器械;
在工作面上挖掘直埋保温管道的沟槽,其中,沟槽的断面采用大坡面的结构;
对沟槽的底部淤泥部分进行石子换填,换填的石子在沟槽的底部形成允许地下水流过的石子换填层;其中,沟槽的底部水面不超过石子换填层,并在石子换填层与敷设的管道之间铺设中粗砂层;
在沟槽内挖掘固定墩基槽;
在中粗砂层干燥达到预设时间后,将管道安装在沟槽内,并对所述管道进行对口焊接,同时将固定墩安装在固定墩基槽内用来固定放置在沟槽内的管道;
在对口焊接完成后,将安装在沟槽内的管道除焊口部分外进行分层回填;并对所述焊口进行射线检验,焊接完全合格后进行压力试验,再对其进行焊口防腐保温以及剩余沟槽回填。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沟槽的大坡面的角度为30度。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石子换填的厚度根据沟槽的底部水量、淤泥厚度和淤泥沉积年数确定,石子换填层的厚度不小于1m;其中,
石子的规格为10~20mm,石子换填层与敷设的管道之间铺设中粗砂层的厚度200~400mm。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将管道安装在沟槽内之前,还包括:
采用氰凝防锈漆与玻璃钢复合防腐技术对管道进行防腐保温处理,并将防腐保温处理的管道两两组对焊接,同时对其进行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完毕,将射线探伤后合格的管道安装在沟槽内。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将防腐保温处理的管道在地面上进行两两组对焊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防腐保温处理包括:首先对管道进行抛丸除锈,然后刷氰凝防锈漆,在漆膜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后喷涂聚氨酯,最后喷涂玻璃钢;其中,
管道的防腐保温结构包括氰凝防锈层、聚氨酯保温层和玻璃钢保护层。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氰凝防锈层的除锈等级Sa2.5,氰凝防锈漆的漆膜厚度不小于90μm;
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50~70mm;
玻璃钢保护层的厚度为6~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