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6534.4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娟;李晓波;彭良杰;温胜林;王国民;蔡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伊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02 | 分类号: | B64C25/02;B64D25/00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辉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巡检 无人机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已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电网共6个跨省区电网,截至2012年全国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已超过70万公里。目前,国内有人直升机和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有人驾驶的直升机巡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直升机及其维护费用昂贵、安全问题突出等。
无人机具有起降灵活,可自由悬停等诸多优点,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电力巡检无人机在携带任务设备执行巡检过程中,若出现意外坠机,无人机只能通过下方的起落架硬着陆进行缓冲,最 终的结果往往是机毁设备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在出现意外坠机时,能够有效防止无人机及其携带的设备损坏的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包括起落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本体内固定有缓冲气囊系统,所述的缓冲气囊系统包括一处于真空状态的充气气袋,所述的充气气袋内设有一当电力巡检无人机坠落时,可释放出大量气体使充气气袋充满气体的微型气瓶装置。
优选的,所述微型气瓶装置内填充有压缩气体,微型气瓶装置内设有一当巡检无人机坠落时,可刺破微型气瓶装置释放出气体的气瓶刺破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包括2个铁质穿刺钉、电源、远程开关,所述的2个铁质穿刺钉的钉帽间通过拉线固定,且钉帽间设有处于绷紧状态的弹簧,所述的两个铁质穿刺钉间缠绕有线圈,所述的线圈与电源、远程开关相连,所述的远程开关与无人机的远程微控制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当无人机坠落的时刻,微型气瓶装置可以瞬间迅速释放压缩的气体,使得原来处于真空状态的充气气袋在短暂的几秒钟内弹出并充满气体,从原来坠机的硬着陆变为软着陆,有效的保护了无人机及其负载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的缓冲气囊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的微型气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的拉线断裂后铁质穿刺钉作用示意图;
图6为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缓冲气囊系统充满气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电力巡检无人机起落架,包括起落架本体1,起落架本体1内通过固定装置11固定有缓冲气囊系统2,缓冲气囊系统2包括一处于真空状态的充气气袋21,充气气袋21内设有一当电力巡检无人机坠落时,可释放出大量气体使充气气袋充满气体的微型气瓶装置2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如图3所示,微型气瓶装置20内填充有压缩气体201,如二氧化碳;微型气瓶装置20内设有一当巡检无人机坠落时,可刺破微型气瓶装置20释放出气体的气瓶刺破装置3。优选的,如图4所示,气瓶刺破装置3包括第一铁质穿刺钉31、第二铁质穿刺钉32、电源35、远程开关36,第一铁质穿刺钉31、第二铁质穿刺钉32的钉帽间通过拉线33固定,且钉帽间设有处于绷紧状态的弹簧34,第一铁质穿刺钉31、第二铁质穿刺钉32间缠绕有线圈37,线圈37与电源35、远程开关36相连,所述的远程开关36与无人机的远程微控制器相连。
具体使用时,当无人机坠落的时刻,无人机通过远程微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远程开关36,将缓冲气囊系统2中的电路系统开关闭合,电流通过缠绕在第一铁质穿刺钉31、第二铁质穿刺钉32上的线圈37,使得穿刺钉变为一个N-S极磁体,两个磁体同分别为 N-S,S-N。因此会产生持续的拉力,并在绷紧状态的弹簧34弹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固定在穿刺钉上的拉线33拉断,再加上绷紧的弹簧34的弹力,让穿刺钉穿刺破微型气瓶装置20(如图5所示),微型气瓶装置20瞬间迅速释放压缩的 CO2 气体,使得原来处于真空装填的充气气袋在短暂的几秒钟内弹出并充满 CO2气体(如图6所示),进而从原来坠机的硬着陆变为软着陆,有效的保护了无人机及其负载设备。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伊春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伊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6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