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的转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6486.9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茌平县信发盛吉赤泥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0 | 分类号: | C2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氧化铝 还原 铁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生产赤泥综合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的转窑。
背景技术
氧化铝生产废料赤泥,是电解铝生产中废物排放中的最大难题,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赤泥量巨大,对环境的污染较重,长期积累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由于赤泥中含有大量碱性的液体,渗入地下会对土地和地下水产生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对赤泥处理还没有很好的方法,现有技术利用赤泥生产水泥熟料技术,多数是全湿法生产,这种生产方法由于赤泥的湿度大,生产湿泥所需的热能消耗大,同时生产过程中赤泥也容易出现板结。CN1613809A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铝生产的废弃赤泥生产水泥的方法,特别是消除赤泥脱碱后贮存配料时胶结结硬的方法。采用常压氧化钙水化法进行赤泥脱碱、贮存配料及常规的生产水泥过程,将脱碱过滤后的赤泥降温至5℃-55℃再进入生泥生产的贮存配料过程。采用磺酸盐类添加剂进行表面处理。该技术虽在赤泥的利用上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赤泥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氧化铝生产废料赤泥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氧化铁粉和水泥熟料的转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的转窑,主要由窑身、窑头、窑尾、煤气管、传动系统、上料系统、排烟系统组成,其中,窑身呈圆筒状,外壳为钢质材料制做而成,内衬一层耐火材料,窑身的内腔壁上设有扬尘板;传动系统设在窑身的外围,传动系统带动窑身转动。窑身前端连接窑头,窑头和窑身密闭结合;窑尾设在窑身的尾部,窑尾的结构及其与窑身连接方式与窑头相似,窑尾设有排烟口,上部设有进料口,排烟口连通沉降室;煤气管将煤气炉产生的煤气送进窑身内腔;上料系统设在窑身尾部,上料系统通过传输带连接进料口;排烟系统设在窑身的尾部,负责排放窑身内部反应剩余的尾气;整个窑身呈尾高头低的倾斜状。
所述窑身内部为直通腔,转窑内部从窑尾到窑头依次分为烘干段、煅烧段、还原段,煤气管从窑头一端沿窑身中轴线伸入窑身内腔,并在煅烧段、还原段分别留有通气孔。
所述窑头呈圆盘形,窑头正面周边设有一周“U”形槽,“U”形槽内衬有耐火岩棉,窑身前端刚好插在“U”形槽内,窑头背面固定多条复位簧,复位簧能保证窑头和窑身的密闭结合,并能在炉身热涨冷缩时窑头随窑身前端移动。
上料系统由碎料电机、减速箱、绞龙、配料池、传输带组成,电机通过链条连接减速箱,减速箱输出端通过齿轮组连接绞龙,本系统采用双绞龙传输,绞龙安装在配料池内,传输带连接配料池进料口。
传动系统由传动电机、齿毂组成,齿毂设在窑身外围,环绕窑身一周,传动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毂带动窑身转动。
排烟系统由排烟口、沉降室、“U”形管、引风机、烟囱组成,排烟口连通沉降室,沉降室通过引风管道连通“U”形管,引风机安装在烟囱底端。
本发明所述的转窑工作时,传动系统的传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毂带动窑身转动。赤泥倒入配料池后,上料系统的碎料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绞龙转动,双绞龙首先将配料池内赤泥搅碎,然后将赤泥从配料池输送到传输带,传输带将赤泥送到进料口。赤泥送入窑身内部后,在重力作用下,逐步从转窑尾部向窑头方向运动,期间不断被扬尖板扬起,使赤泥粉末与窑内气体的充分混合,以达到充分干燥、煅烧、还原的目的。窑身内部气体在排烟系统的引风机和烟囱作用下,和赤泥呈逆向运动,当赤泥到达烘干段时,赤泥首先被热气体烘干,继续运动到煅烧段时,赤泥已经充分干燥,煤气管向煅烧段送入的煤气和鼓入的空气混合并燃烧,对处于煅烧段的赤泥进行煅烧和初步还原;当赤泥到达还原段后,高温赤泥和CO充反应,赤泥中的Fe2O3被还原成Fe3O4(化学方程式:3Fe2O3+CO=2Fe3O4+CO2),然后从出料口排出后再经球磨磁选,一部分为高品位铁粉,另一部分为尾料再利用。
本发明设计科学,性能良好,实现了赤泥的吃干榨净,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窑身2、窑头3、扬尖板4、煤气管5、进料口6、出料口7、碎料电机8、减速箱9、绞龙10、配料池11、传输带12、传动电机13、齿毂14、排烟口15、沉降室16、“U”形管17、引风机18、烟囱19、窑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利用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的转窑,主要由窑身1、窑头2、窑尾19、煤气管4、传动系统、上料系统、排烟系统组成,其中,窑身1呈圆筒状,外壳为钢质材料制做而成,内衬一层耐火材料,窑身1的内腔壁上设有扬尘板3;传动系统设在窑身1的中部,传动系统带动窑身1转动。窑身1前端与窑头2对接,窑头2和窑身1密闭结合;窑尾19设在窑身1的尾部,窑尾19的结构及其与窑身1连接方式与窑头2相似,窑尾19设有排烟口14,上部设有进料口5,排烟口14连通沉降室15;煤气管4将煤气炉产生的煤气送进窑身1内腔;窑身1尾端的上部设有进料口5,上料系统靠近窑身1尾部,上料系统通过传输带11连接窑身1的进料口5;排烟系统连通窑身1的尾部,负责排放窑身1内部反应剩余的CO2气体;整个窑身1呈尾高头低的倾斜状。窑身1内部为直通腔,转窑内部从尾部到窑头依次分为烘干段、煅烧段、还原段,煤气管4从窑头2一端沿窑身中轴线伸入窑身1内腔,并在煅烧段、还原段分别留有通气孔。窑头2呈圆盘形,窑头2正面周边设的一周“U”形槽16,“U”形槽16内衬有耐火岩棉,窑身1前端刚好插在“U”形槽16内,窑头2背面固定多条复位簧,复位簧能保证窑头2和窑身1的密闭结合,并能在炉体1热涨冷缩时窑头随窑身1前端移动。上料系统由碎料电机7、减速箱8、绞龙9、配料池10、传输带11组成,碎料电机7通过链条连接减速箱8,减速箱8输出端通过齿轮组连接绞龙9,本系统采用双绞龙9传输,绞龙9安装在配料池10内,传输带11连接配料池10和进料口5。传动系统由传动电机12、齿毂13组成,齿毂13设在窑身1中间,环绕窑身1外围一周,传动电机12通过齿轮和齿毂13带动窑身1转动。排烟系统由排烟口14、沉降室15、“U”形管16、引风机17、烟囱18组成,排烟口14连通沉降室15,沉降室15通过管道连通二排“U”形管16,引风机17安装在“U”形管16和烟囱1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茌平县信发盛吉赤泥处理有限公司,未经茌平县信发盛吉赤泥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6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素-甲醛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即食杏仁薄片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