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6484.X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24 | 分类号: | D06M13/224;D06M15/55;D06M15/263;D06M15/564;D06M23/04;D06M101/32;D06M101/3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美国明尼***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织物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织物结构包含织物层、阻隔桥接层以及表面层。织物层具有亲水性。阻隔桥接层具有疏水性,设置于织物层上。表面层具有疏水性,设置于阻隔桥接层上。其中,表面层与阻隔桥接层间的键结力大于表面层与织物层间的键结力。织物结构制造方法,包含:(A1)提供织物层;(A2)提供表面层材料以及阻隔桥接层材料;(A3)使用阻隔桥接层材料设置阻隔桥接层于织物层上;以及(A4)使用表面层材料设置表面层于阻隔桥接层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织物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穿着于人体的衣服布料若吸附由人体皮肤所产生的湿气或汗水,因人体皮肤表面较为光滑,布料多会吸附在皮肤表面,布料上的湿气或汗水会使皮肤产生湿粘的不舒适感,为改善此种缺点,市场上有吸湿排汗布料产品的产生,其大多利用纤维结构上的设计将布料上的水份通过人体及外在温差,将水份蒸发于空气中,以保持人体皮肤的舒适性。然而,此类型布料因纤维有特殊的结构设计,故制造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以天然纤维织成的衣服布料,因汗水污渍容易渗入天然纤维内部,清洗较为不易,且亦不利于水分的蒸散。相对的,使用人造纤维织成的衣物虽然无上述汗水污渍渗入导致纤维不易清洗和水分不易蒸散的缺点,但是人造纤维织成的衣物在穿着时,皮肤的舒适感较差,且人造纤维在干燥环境也容易产生静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此织物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水性。
本发明的织物结构,包含织物层、阻隔桥接层以及表面层。织物层具有亲水性。阻隔桥接层,具有疏水性,设置于织物层上。表面层,具有疏水性,设置于阻隔桥接层上。其中,阻隔桥接层与织物层间的键结力大于表面层与织物层间的键结力,表面层与阻隔桥接层间的键结力大于表面层与织物层间的键结力。
阻隔桥接层部分渗入织物层。表面层部分渗入阻隔桥接层。织物层包含多条具亲水性的纤维。具亲水性的纤维包含为天然纤维、经亲水剂处理的疏水性纤维或其组合。天然纤维选自植物纤维、动物纤维或其组合。亲水剂包含为阳离子型硅化物、氨基硅化物、非/阴离子型聚氧乙烯型化合物、非/阴离子型聚乙二醇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疏水性纤维包含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聚酯/尼龙交织纤维、亚克力纤维或其组合。阻隔桥接层的材料是选自丙烯酸酯(Acrylic)、聚氨酯(Polyurethane,PU)、环氧树酯(Epoxy)或其组成物,且该阻隔桥接层更包括增稠剂、起泡剂或其组合。表面层的材料是选自氟素化合物。
织物结构制造方法,包含:(A1)提供织物层,织物层具亲水性;(A2)提供表面层材料以及阻隔桥接层材料,其中表面层材料与阻隔桥接层材料均为疏水性,阻隔桥接层材料与织物层材料间的键结力大于表面层材料与织物层材料间的键结力,表面层材料与阻隔桥接层材料间的键结力大于表面层材料与织物层材料间的键结力;(A3)使用阻隔桥接层材料设置阻隔桥接层于具亲水性的织物层上;以及(A4)使用表面层材料设置表面层于阻隔桥接层上。
步骤(A3)包含:(A3-1)制备含有阻隔桥接层材料的阻隔桥接层材料粘稠溶液;(A3-2)将阻隔桥接层材料粘稠溶液涂抹在亲水性织物层上;以及(A3-3)使涂抹在亲水性织物层上的阻隔桥接层材料粘稠溶液干燥以形成阻隔桥接层。其中,步骤(A3-2)包含使用泡沫涂抹法。(A3-1)包含以多种阻隔桥接层材料制备阻隔桥接层材料粘稠溶液,其中多种阻隔桥接层材料包括第一阻隔层桥接材料与第二阻隔层桥接材料,第一、第二阻隔层桥接材料的比例为3:7-7:3,且阻隔桥接层材料粘稠溶液还包括增稠剂、起泡剂或其组合。
步骤(A4)包含:(A4-1)制备含有表面层材料的表面层材料粘稠溶液;(A4-2)将表面层材料粘稠溶液涂抹在阻隔桥接层上;以及(A4-3)使涂抹在阻隔桥接层上的表面层材料溶液干燥以形成表面层。步骤(A4-1)的表面层材料粘稠溶液还包含增稠剂。步骤(A4-2)包含使用泡沫涂抹法。泡沫比介于5到10倍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6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