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6066.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保民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B41M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0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品 指纹 防伪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商品的防伪技术可谓是多种多样,电话查询防伪,动态密码查询等多种技术,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冒商品的出现。一般防伪技术侧重客户厂家防伪打假维护利益,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堵源截流,是对消费者和客户厂家防伪打假维护利益并重。特别消费者购物应该是惬意的消遣和享受,如果众多商品消费者真伪难辩,那么消费购物则成为痛苦的辨别和选择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终极防伪技术,即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
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实现
1、选择粘性适合对象产品的纸质,易撕碎的不干胶纸张;
2、设计适合对象产品的防伪标识和评保证书,用所选不干胶纸张印刷空白防伪标识和评保证书;
3、在印刷好的空白防伪标识上电脑打印检索编码,或增加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对照编码空白标识生成相应二维码。(注:3、4步骤可以调换,仅生成的二维码内容有个别区别,第3步生成的二维码不含指纹信息);
4、选择纹线清晰的指纹工人在已经打码的空白防伪标识上逐一捺印半指纹或全指纹,或于此增加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对照编码捺印指纹标识生成相应二维码;(注:3、4步骤可以调换,仅生成的二维码内容有个别区别,第4步生成的二维码含指纹信息);
5、选择如清漆等化学产品或覆膜机在捺印好的防伪标识上造膜并凉干;
6、将评保证书上对应的指纹标识贴上。
7、建立商品评保防伪网及数据库;
8、将制作完成的防伪标识、评保证书通过扫描、照相或录象形式复制存档并存入商品评保防伪网及数据库;
9、在为对象厂家提供并由其给具体商品加贴防伪标识,包装内放置对应的评保证书,或包装外加贴对应防伪标识、评保证书。
10、同时通过评保防伪网络以及直接向客户厂家(亦可同时向商家、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公布提供复制存档的防伪标识及评保证书标准文件(即比照核对标准)。
11、消费者、社会大众等在购买商品或拿到商品时,通过肉眼识别或借助编码网上检索、手机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与标准文件比照核对,得以确认所持商品真伪信息。
前述的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标识或评保证书上设有暗记。
前述的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暗记是在设计产品的防伪标识和评保证书时设计上,并通过微缩印刷的方式或采用视纹油墨印刷实现。
前述的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暗记或者在第3步或第4步中加入。
本发明具有: 1.提供客观的比照核对标准。2.肉眼识别使得大众对商品的
真伪易于辩别。3. 二维码本身就是防伪技术,同时数码、二维码检索计算机数据库调出存档的原件复制品,作为技术鉴别的比照核对根本标准,能够确保鉴别出真伪。4.如果设置一定的暗记,专家鉴定真伪会更有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白防伪标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白评保证书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伪标识打印检索编码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伪标识二维码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伪标识指纹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伪标识二维码指纹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贴有防伪标识图5的评保证书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贴有防伪标识图6的评保证书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图8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其显示了,商品评保指纹捺印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实现
1、选择粘性适合对象产品的纸质,易撕碎的不干胶纸张;
2、设计适合对象产品的防伪标识和评保证书,用所选不干胶纸张印刷空白防伪标识和评保证书;
3、在印刷好的空白防伪标识上电脑打印检索编码,或增加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对照编码空白标识生成相应二维码。(注:3、4步骤可以调换,仅生成的二维码内容有个别区别,第3步生成的二维码不含指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保民,未经杨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6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