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4058.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梅;刘玉生;周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夹具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夹具通常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拼装夹具。各有优缺点。通用夹具只能对柱形,方形零件进行夹紧,没有精度。专用夹具完成异形零件加工。重复精度高,但周期长、对单件小批生产成本高。而拼装夹具解决专用夹具这两大缺陷。本身又存在对异形零件加工和精度高要求零件加工装夹困难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制造业也越来越发达。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先进与快速反应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现阶段新机试制、零件返修、夹具未到及时的情况下都需使用拼装夹具,但是使用拼装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对异形零件加工和精度高要求零件加工装夹困难等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以解决拼装夹具对异形零件加工和精度高要求零件加工装夹困难等难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加工的零件选择相应的标准拼装元件,并且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的加工要求使用相应的拼装专用件;将拼装专用件与标准拼装元件组装在一起以用于零件的装夹。
进一步地,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的加工要求使用相应的拼装专用件包括: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制造相应的定位支靠件。
进一步地,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的加工要求使用相应的拼装专用件包括: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制造相应的固定压紧件。
进一步地,拼装专用件包括取自待加工的零件的前一工序所使用的专用夹具中的部分元件。
进一步地,拼装专用件包括取自加工待加工的零件的前一工序所使用的通用夹具中的部分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用标准拼装元件并且额外制作或选用拼装专用件,如此,拼装夹具可对一些型面不规则、技术要求较高、结构复杂等超出拼装夹具适用范围的零件进行装夹,从而解决并且弥补了拼装夹具的不足。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根据待加工的零件选择相应的标准拼装元件;S13、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或制造相应的拼装专用件;以及S15、将拼装专用件与标准拼装元件组装在一起以用于零件的装夹。
根据本发明的拼装夹具的使用方法,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用标准拼装元件并且额外制作或选用拼装专用件,如此,拼装夹具可对一些型面不规则、技术要求较高、结构复杂等超出拼装夹具适用范围的零件进行装夹,从而解决并且弥补了拼装夹具的不足。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针对零件加工精度高的要求,现有技术的拼装夹具无法完成,本发明通过设计和制造相应精度的定位支靠件解决了这类零件的装夹要求。
实例一
在零件的加工精度高、定位支靠复杂、固定压紧特殊等导致拼装夹具无法完成的情况下,额外设计和制造拼装专用件,即定位与支靠件,以与拼装夹具配套。在一具体实例中待加工的零件共采用3套拼装夹具与该拼装专用件配合,完成了该零件的数控钻孔、铣平台、车螺纹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拼装专用件,尽量设计成易于加工的结构形式,以便利用车间通用机床设备而快速制造。
实例二
根据待加工的零件特点,设计简单的各车间容易加工的拼装专用件,与拼装夹具相配,可以满足零件加工时定位、支靠、落刀等精度要求。
另外,针对零件的固定压紧特殊的要求,本发明的拼装专用件还包括与零件固定压紧相适配的固定压紧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拼装专用件包括取自待加工的零件的前一工序所使用的专用夹具或通用夹具中的部件元件,如此,增加了拼装夹具的拼装专用件的种类,使得拼装夹具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实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4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