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修复式柔性被动防护系统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3590.2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川;高柏松;李明辉;彭玉金;王珣;薛元;庞应刚;李庆海;邹兴普;王万值;李能;李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柔性 被动 防护 系统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修复式柔性被动防护系统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边坡防护时,为了抵消坠落物的冲击力需要在防护网上安装减压环,其存在的缺点是:减压环消能后不能重复使用,防护系统在完成拦截坠落物冲击后,往往需要更换零部件才能恢复功能,使用寿命短。如何克服这一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修复式柔性被动防护系统产品,不仅具有消能减压效果,而且在防护系统完成拦截坠落物冲击后,不需更换零部件即可恢复功能,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修复式柔性被动防护系统产品,包括上支撑绳和下支撑绳,在上、下支撑绳之间纵横交织有若干拉绳,并且铺挂防护网,在防护网顶端通过钢柱支撑在地底基岩上形成开口,底端通过螺纹钢锚杆固定在地底基岩上,钢柱顶端通过拉锚绳与地底基岩连接,在上、下支撑绳和拉锚绳上设置减压板,所述减压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上、下支撑绳和拉锚绳通过通孔穿接于减压板上。
进一步,所述通孔边缘有倒圆。
进一步,所述通孔有两排,通孔等间距均匀布置,钢丝绳上下交替穿接于通孔中形成波浪状。
作为优选,所述减压板厚16mm,通孔之间间隔120mm。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网为双绞六边形网,使用时即使单个网孔破坏时也不会发生连续破坏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压板修复后,可重复利用,消能功能可以得到恢复,且操作简单,不仅具有消能减压效果,而且在防护系统完成拦截坠落物冲击后,不需更换零部件即可恢复功能,从而增加防护系统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锚绳与减压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双绞六边形网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可修复式柔性被动防护系统产品,包括上支撑绳4和下支撑绳5,在上、下支撑绳4、5之间纵横交织有若干拉绳,并且铺挂双绞六边形网6,在双绞六边形网6顶端通过钢柱7支撑在地底基岩上形成开口,底端通过螺纹钢锚杆固定在地底基岩上,钢柱7顶端通过拉锚绳8与地底基岩连接,在上、下支撑绳4、5和拉锚绳8上设置减压板1,所述减压板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排通孔2,通孔2等间距均匀布置,上、下支撑绳4、5和拉锚绳8分别上下交替式的穿过通孔2形成波浪状。
所述通孔2边缘有倒圆,避免上、下支撑绳4、5、拉锚绳8与通孔2边缘过度摩擦造成磨损。
所述减压板1厚16mm,通孔2之间间隔120mm。
为了增强防护效果还可以在双绞六边形网6外铺挂环形网9。
在拦截坠落物时,利用上、下支撑绳4、5、拉锚绳8与减压板1之间的摩擦达到消能减压效果。减压板1遇到拉力提升,需要提升防护系统能级的时候,可将上、下支撑绳4、5和拉锚绳8重新进行穿插,穿过减压板1上更多的通孔2,重复利用;并且可更换,操作简单,解决了减压环只能消能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在防护系统完成拦截坠落物冲击后,不需更换零部件即可恢复系统功能,从而增加防护系统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诊断方法及集成ECU
- 下一篇:分布式节点信息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