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03389.4 | 申请日: | 2013-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6B15/00 | 分类号: | A46B15/00;A47L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茶杯 洗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一种茶杯清洗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茶杯使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结下水垢、茶渍等脏东西,而水杯底部连接杯壁的部分因其结构特点,容易形成死角,是我们清洗水杯时难以清理的部分。通常的刷子或洗杯器由于清洗层厚度较大,质地较软,因此在用力的时候将施加的力抵消,很难清洗一些顽固的污渍,同时也无法很好的清理这样的死角,要么清洗不到死角,要么需要用较大力气和精力去清理,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能够对茶杯壁及底部边缘死角进行有效清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包括清洗柄,清洗柄一端连接有清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头的内部为支撑头,外部为覆盖于支撑头表层的清洗层,所述清洗层厚度为0.5-1.5cm。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头的端部还设有清洗端,清洗端的内部为一梯柱形支撑头,梯柱形支撑头底边缘设有一层清洗层。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柱形支撑头底边缘的层清洗层厚度为0.2-0.5cm。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柄另一端设有防滑装置。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为带有凸起的橡胶层。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层的材质为绒布。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层的材质为海绵。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清洗层的厚度设置的较薄,既达到清洗效果,又避免抵消施加的力,能够更好的清洗顽固污渍;2.在清洗头端部设有梯柱形的清洗头,利用其扁平的底边,能够配合茶杯底部边缘的死角形状,从而轻松的将死角污渍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茶杯清洗刷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清洗柄,2.第一支撑头,3.防滑装置,4.第一清洗层,5.第二支撑头,6.第二清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结合图1,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包括清洗柄1,清洗柄1一端连接有清洗头,所述清洗头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部为第一支撑头2,外部为覆盖于第一支撑头2表层的第一清洗层4,第一清洗层4的厚度为0.5cm,第二部分包括梯柱形的第二支撑头5,第二支撑头5的底边缘设有第二清洗层6,第二清洗层6的厚度为0.2cm,梯柱形的第二支撑头5,利用其扁平的底边,能够配合茶杯底部边缘的死角形状,从而轻松的将死角污渍去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清洗柄1另一端设有防滑装置3,所述防滑装置3为带有凸起的橡胶层;所述第一清洗层和第二清洗层的材质为海绵;清洗层的厚度设置的较薄(小于1.5cm),既达到清洗效果,又避免抵消施加的力,能够更好的清洗顽固污渍。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除上述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清洗层4的厚度为1.5cm,第二清洗层6的厚度为0.5cm,所述第一清洗层和第二清洗层的材质为绒布。
一种高效的茶杯清洗刷,除上述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清洗层4的厚度为1.0cm,第二清洗层6的厚度为0.35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