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3042.X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涛;姜维喜;陈剑英;卞福香;穆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两相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属于石蜡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氯化石蜡的制备方法目前包括热氯化法、催化法和光催化法三种。上三种方法,当氯气与石蜡在反应塔中反应后,将会产生2%~10%未反应的氯气,这些氯气需要在后续的工艺过程中进行处理和吸收,在处理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吸收液。一般,当吸收液吸收氯气后会注入再生装置中进行再生,吸收液再生装置与吸收塔是分离的,不方便移动及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
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所述分离塔包括气体吸收装置和溶液再生装置;
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为圆筒形塔体,通过设有塔内设有至少一组喷淋总管,所述喷淋总管上设有若干喷嘴;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底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液体排出口与溶液再生装置相通,所述溶液再生装置设有吸收液循环出口,该吸收液循环出口通过管道和泵与喷淋总管相通。
本发明所述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优选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下部设有气体入口。
本发明所述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优选所述溶液再生装置的底部设有卸料口。
本发明所述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优选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所述分离塔包括气体吸收装置和溶液再生装置;
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为圆筒形塔体,通过设有塔内设有两组喷淋总管,所述喷淋总管上设有若干喷嘴。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底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液体排出口5与溶液再生装置相通,所述溶液再生装置设有吸收液循环出口,该吸收液循环出口3通过管道和泵与喷淋总管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所述分离塔包括气体吸收装置和溶液再生装置;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底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液体排出口与溶液再生装置相通,所述溶液再生装置设有吸收液循环出口,该吸收液循环出口通过管道和泵与喷淋总管相通。当吸收液吸收氯气后会直接注入再生装置中进行再生,吸收液再生装置与吸收塔为一体结构,方便移动及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自循环气液两相分离塔,所述分离塔包括气体吸收装置1和溶液再生装置4;所述气体吸收装置1为圆筒形塔体,通过设有塔内设有两组喷淋总管7,所述喷淋总管7上设有若干喷嘴4。所述气体吸收装置1的底部设有液体排出口5,液体排出口5与溶液再生装置4相通,所述溶液再生装置4设有吸收液循环出口3,该吸收液循环出口3通过管道和泵3与喷淋总管7相通。所述气体吸收装置1的下部设有气体入口9。所述溶液再生装置4的底部设有卸料口6。所述气体吸收装置1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