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面凸轮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2751.6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姜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16 | 分类号: | F16H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县***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面 凸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现有的凸轮为了获得较大的行程,通常采用基圆半径较大的凸轮,与此同时凸轮的压力角也会随之改变,当这种改变超过了最大压力角的允许值时,凸轮就会出现自锁现象。另外,现有的凸轮通常为带有单个凸面的凸轮,这种凸轮在旋转时会产生很大的转矩,随着压力角的增大,摩擦阻力也会急剧增加,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增加从动部件升程、工作效率高且可避免凸轮自锁现象的端面凸轮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端面凸轮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凸轮轴,从动滚轮和固定滚轮,所述凸轮轴上套有可轴向滑动的凸轮,该凸轮包括柱体、上斜端面和下斜端面,上、下斜端面沿柱体中间位置的径向截面相互对称;上斜端面边缘形成上轨道,从动滚轮与上轨道接触,下斜端面边缘形成下轨道,固定滚轮与下轨道接触,固定滚轮与从动滚轮位于同一竖向上。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由于凸轮的上斜端面与下斜端面是相互对称的,即是说上斜端面的下斜部分与下端面的上斜部分之间的柱体长度最短,上斜端面的上斜部分与下端面的下斜部分之间的柱体长度最长。由于下斜端面与固定滚轮接触,凸轮在旋转时下斜端面支撑在固定滚轮上,使得凸轮沿轴向滑动,凸轮的上斜端面在旋转和轴向移动时带动从动滚轮滚动和轴向移动,即是从动滚轮的升程为上斜端面的升程、固定滚轮使得下端面上升的升程之和,从而从动滚轮获得较大的升程,由于未改变凸轮的半径只改变了凸轮的形状,因此凸轮的最大压力角不会超过允许值,不会出现自锁现象。另外,将压力角分解在凸轮的两个端面上,相比单个凸面的凸轮,减小了摩擦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上沿轴向设有凸起的健体,凸轮的轴孔设有与键体匹配的键槽,该键体的长度不小于凸轮的轴向长度,可保证凸轮可沿健体在凸轮轴上轴向滑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端面凸轮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端面凸轮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凸轮轴1,凸轮5,从动滚轮2和固定滚轮3,凸轮轴1外壁上沿轴向固定有凸起的健体4,凸轮5的轴孔上为与键体4匹配的键槽,该键体4的长度不小于凸轮5的轴向长度,凸轮轴1旋转时,健体4可带动凸轮5旋转,且该凸轮5可沿该健,4在凸轮轴1上轴向滑动。
凸轮5由柱体、上斜端面和下斜端面组成,上、下斜端面沿柱体中间位置的径向截面相互对称;上斜端面边缘形成上轨道,从动滚轮2与上轨道接触,下斜端面边缘形成下轨道,固定滚轮3与下轨道接触,固定滚轮3与从动滚轮2位于同一竖向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凡依本发明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发明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2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干熄渣粒化装置
- 下一篇:茶叶香鹅加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