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1572.0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裘德龙;鞠正锋;郝建强;李文明;刘运煌;崔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卫星 便携 方位 转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箱式卫星便携站在应急通信运用中,具有灵活、便捷、迅速建立卫星通信链路的突出特点。
为了便于携带,一般箱式卫星便携站设计时,力求体积小、重量轻,因而结构紧凑。同时,给通信设备的连线带来困难。从LNB、功放引出的通信线缆以及电源线、信号线要进入控制箱就必须从方位转动机构外侧绕行,由于箱式卫星便携站寻星时天线要做左右200°水平转动,这样就拖动上述所有线缆随天线一起转动。这不仅限制了天线的转动角度,更重要的是线缆有被拉伤拉断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在利用该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让线缆从方位转动机构转动中心穿过,再进入控制箱,避免线缆从方位转动机构外侧绕行,使箱式卫星便携站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外形美观大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包括包括同步轮一、轴承一、输入轴、钢轮、轴承二、波发生器、柔轮、线缆、输出轴、端盖、步进电机、同步带、同步轮二、底座机壳,底座机壳内布置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下连接同步轮二,同步轮二上安装同步带,同步带另一侧安装在同步轮一上,同步轮一安装在输入下端,输入轴上端与波发生器连接,输入轴外侧安装轴承一,波发生器外侧与柔轮连接,柔轮外侧与钢轮连接,柔轮上部还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外侧安装轴承二,线缆自输出轴上方从转动中心穿过直至底座机壳底部,端盖安装在轴承二上部、输出轴上端的外侧。采用这样的方位转动机构后,避免线缆从方位转动机构外侧绕行,以保证箱式卫星便携站安全使用。
此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还包括螺钉,输入轴上端通过螺钉与波发生器连接。采用这种连接装置安装起来比较方便。
此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还包括销钉、螺钉,柔轮上部通过销钉、螺钉与输出轴连接,采用这种连接装置安装起来比较方便。
所述轴承一、轴承二为交叉滚子轴承。由于交叉滚子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及力矩负荷等多方向的负荷且具有高刚性、高精度。
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为空心轴。由于空心轴质量轻,运作起来更方便。
所述步进电机与线缆平行排列安装。步进电机与转动中心线平行排列安装,大大减小了底座机壳的高度。
此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还包括过线套,过线套插入输出轴内,布置在线缆与波发生器内孔壁之间。过线套随输出轴转动,将线缆与波发生器内孔壁隔开,防止波发生器旋转时,孔壁与线缆发生摩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箱式卫星便携站方位转动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有:1. 同步轮一;2. 轴承一;3. 输入轴;4. 压板;5. 钢轮;6. 并紧螺母;7. 轴承;8. 波发生器;9. 螺钉;10. 柔轮;11. 销钉;12. 线缆;13. 过线套;14. 螺钉;15. 输出轴;16. 端盖; 18. 步进电机;19. 组合板;20. 同步带;21. 同步轮二;22. 底座机壳; 23. 方位转动机构;24. 控制箱;25. 馈源功放支架;26. 俯仰转动机构;27. 天线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1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