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红灰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01256.3 | 申请日: | 2013-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应文;刘大龙;代聪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9/30 | 分类号: | C22B19/30;C22B19/38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红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挥发窑生产过程中,在窑尾尘降仓内都会产生粗粒沉降灰、重粒沉降灰。由于刚产生的沉降灰温度高,称为红灰。
由于沉降仓内的红灰大多数都是在窑内预热带所产生的,是没有挥发的物料,金属含量低,不能进入产品中,国内外各厂都是把红灰返回配料场重新配料。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红灰用刮板机送入冷却圆桶冷却到80℃以下,用车运到配料场,在此过程中由于装卸,易产生大量扬尘,污染环境,损失物料。
2、红灰用刮板机直接送入搅拌桶内,搅成浆用泵抽到压滤机或澄清槽滤水后再运到配料场,在此过程中,由于灰温在700℃左右与水急冷,产生了大量蒸汽及扬尘,从而会污染环境,耗水量较大,灰中的金属损耗量增大,装卸、运输成本增加。
3、红灰从尘降仓放出让它自然冷却或喷水冷却后,再运到配料场,在此过程中由于扬尘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灰中的金属损耗量增大,还易发生烫伤事故。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红灰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处理红灰的方法,能够避免污染环境和减少物料损耗。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红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从窑尾得到的红灰直接喷入到窑头内。
本发明中,发明人利用回转窑冶炼同一批次含氧化锌的矿时,一种不喷入红灰进行冶炼,另一种在回转窑的窑头直接喷入红灰进行冶炼,冶炼结束后,经检测,不喷入红灰的冶炼得到的产品中氧化锌的含量为40%,喷入红灰冶炼得到的产品中氧化锌的含量为44%,说明喷入红灰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本发明中,发明人对每小时喷入红灰的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在向窑头喷入红灰的喷入量以每小时控制在3.6吨以上时,会导致窑内对物料燃烧不充分,混合氧的消耗增大,降低窑内物料温度,从而不能有效使红灰的金属成分挥发出来。因此,优选向所述窑头喷入红灰的喷入量以每小时控制在3吨内来进行。特别优选的,向所述窑头喷入红灰的喷入量以每小时控制在2.6吨内来进行。
优选的,向所述窑头喷入红灰时,速率均匀。可有效地使窑内距窑头1~8m处的物料得到很好地翻动,窑内温度稳定,煤的燃烧也可较为充分,从而可使物料中的含碳量降低,让物料中有价值的成分熔出,利于成品质量提高。
优选的,将所述红灰喷入至窑头的设备采用罗茨风机来进行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红灰通过直接喷入窑中,不需要再运送至配料场进行配料后,再入窑,从而彻底避免了在传统处理红灰时污染环境的弊端。
(2)由于红灰直接喷入窑中,不需要运输,大大节约了运输和运输人员的生产成本,并还能增加窑对矿石的处理能力,其一条窑每月可增加1500吨的处理量,还可节约原煤750吨。
(3)由于红灰直接喷入窑内,能对窑内含硅较高的物料有较好的翻动作用,系统温度比较稳定,可使冶炼出来的氧化锌产品质量提高3%~4%。
(4)可入窑物料与煤炭的配比降低3%~5%,从而使每烧焙一吨矿石可少配入30~50kg的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在置有含锌重量百分比为0.7~0.9%窑渣的回转窑中,以24小时喷入4.5吨红灰的量,将从窑尾得到的红灰直接均匀地喷入到窑头里参与窑渣共同焙烧,30分钟后,窑内10~24m处的温度增高70~100℃。24小时焙烧完成后,经检测,排出的窑渣中含锌的重量百分比在0.7~0.9%之间。
实施例二:
在置有氧化锌矿石的回转窑中,以每小时2.6吨的量,将从窑尾得到的红灰直接均匀地喷入到窑头里参与氧化锌矿石共同焙烧,焙烧完成后,经检测,产品中氧化锌的含量为44%。相比不加入红灰进行焙烧,产品中氧化锌的含量提高了4%。经三个月的连续生产,处理氧化锌矿石的量增加了20%,产量增加了30%,生产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1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磁炉的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摩擦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