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01223.9 申请日: 2013-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5923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王海波;张红定;黄克靖;刘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 信阳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G01N27/30 分类号: G01N27/30;G01N27/48;B82Y15/00
代理公司: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代理人: 郭乃凤
地址: 4640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巴胺 黑色素 纳米 电化学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材料科学领域和分析化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扑热息痛,化学名称为对乙酰氨基苯酚(Acetaminophen, AC),商品名称有百服宁、必理通、泰诺、醋氨酚等。它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因其对胃肠道刺激作用缓和持久,安全有效,故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感冒发烧、牙痛、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等。但是过量使用扑热息痛会导致有毒代谢产物的累积,会使肾脏和肝脏受到严重甚至致命性的损害。因此发展快速、简单、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扑热息痛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测扑热息痛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不但费时费力,操作繁琐,而且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和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开发低成本、操作简单、灵敏高的分析方法用于扑热息痛测定显得非常必要。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仪器简单价廉、测定快速准确、方法灵敏、准确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样品不需经过预处理可直接测定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简单、快速、高灵敏的检测扑热息痛的电化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黑色素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生物聚合物,且具有独特的功能,主要包括:保护人体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抗菌、温度调节、自由基猝灭和参与一些神经系统的活动。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完全由自然生成的多巴胺-黑色素组成,其合成方法简单高效。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与天然存在的黑色素在性质及结构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小,因此已经成为治疗活体癌细胞的有效方法。其优异的性能及广阔的应用空间,正在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已经有文献报道,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Dpa-melanin CNSs)可作为有效的近红外光热治疗试剂用于人体内癌症的光热治疗,其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几乎没有报道,因此基于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因此,制备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将其用于构建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扑热息痛的简单、快速、高灵敏检测,在制药和临床制剂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检测扑热息痛的高灵敏的全固态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使用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为电极敏感物质,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好的电化学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玻碳电极及其表面涂有的敏感膜,玻碳电极基底表面涂有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敏感膜。

所述的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敏感膜的制备方法为:称取1~10 mg 的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固体超声均匀分散在10 mL的二次蒸馏水中。

所述的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2~4 mL氨水加入到90~100 mL二次蒸馏水中,再加入40 mL无水乙醇,再加入0.5~1 g盐酸多巴胺,30 ℃下搅拌反应24~30 h。反应产物离心,用二次蒸馏水洗涤3次,在真空下于80 ℃干燥24 h,制得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纳米材料。

所述的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电化学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玻碳电极预处理;

(2)将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溶入二次蒸馏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浓度为0.1~1 mg/mL的均匀分散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分散均匀的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滴涂到步骤(1)预处理过的玻碳电极表面,氮气流干燥得到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修饰玻碳电极。

步骤(1)中玻碳电极预处理过程为:用抛光粉对玻碳电极进行打磨,然后在无水乙醇和二次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清洗。

步骤(2)中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分散液的浓度为0.1~1 mg/mL,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的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分散液的体积为5~10微升。

传感器可用于扑热息痛的高灵敏检测,测定介质为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其测定参数为:脉冲振幅0.05 V,脉冲周期0.5 s,电位扫描范围:-0.1~0.9 V。

积极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1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