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爆器用快开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0832.2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帅超;邵伟兴;饶吉来;龚晓黎;吴建军;林可;盛洪;蒋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A62C3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用 快开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抑爆阀门。
背景技术
当可燃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时,现行的抑制或阻断方法是通过抑爆装置快速喷射固态干粉灭火剂或者液态灭火剂。《AQ1076-2009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明确要求瓦斯输送必须安装抑爆装置,而抑爆装置的关键技术是能快速开启抑爆器的装置。现行的抑爆器出口快速开启装置存在开启口径小、响应时间长、安全性能不足等问题,会直接影响抑爆装置的喷撒效果,响应时间和安全性能,进而影响使用和抑爆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爆器用快开阀,以解决现有抑爆器出口快速开启装置存在的开启口径小、响应时间长、安全性能不足等问题。
本发明抑爆器用快开阀,包括阀体、活塞、阀杆,所述活塞与阀体的内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抑爆剂入口和抑爆剂出口,所述阀杆的前段固定在活塞上,所述阀杆的后段固定在抑爆剂入口中、并与抑爆剂入口密封配合;
所述活塞的端部和阀体的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封闭的产气腔,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用于触发产气腔中产气剂产气的触发器;
所述阀杆的后段上设置有拉伸断裂带,在活塞被产气腔中高压气体推动情况下,所述拉伸断裂带被拉断,同时所述抑爆剂入口和抑爆剂出口导通。
进一步,所述阀杆的后段上设置有沿阀杆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拉伸断裂带为位于盲孔段的环形切槽。
进一步,所述阀杆的后段上设置有与抑爆剂入口搭接的环形凸缘,所述拉伸断裂带为设置于环形凸缘内径部的环形切槽。
进一步,所述阀体包括外壳体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体中的阀腔体,所述阀体的内腔设置与阀腔体上。
进一步,所述阀腔体的端部上设置有圆锥孔,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锥形凸缘;在拉伸断裂带被拉断状态下,所述锥形凸缘随活塞移动下至与圆锥孔密封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抑爆器用快开阀,当触发器触发产气剂后,产气剂产生的大量的高压气体即推动活塞移动,同时阀杆在活塞拉力作用下,其上的拉伸断裂带受力断裂,阀体上的抑爆剂入口和抑爆剂出口即实现连通;由于产气剂能迅速产生大量高压气体,因此拉伸断裂带能被快速拉断,从而使抑爆器能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快速反应喷出抑爆剂,抑爆响应时间短。
2、本发明抑爆器用快开阀,阀杆杆径增大可使抑爆剂入口相应增大,有效的解决了增加开启口径和缩短响应时间之间的矛盾,抑爆剂入口增大能提高喷粉效果,增强抑爆作用。
3、本发明抑爆器用快开阀,产气剂产生的高压气体与外界密封隔离,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保证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抑爆器用快开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抑爆器用快开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抑爆器用快开阀,包括阀体1、活塞2、阀杆3,所述活塞2与阀体1的内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抑爆剂入口7和抑爆剂出口8,所述阀杆3的前段固定在活塞2上,所述阀杆3的后段固定在抑爆剂入口7中、并与抑爆剂入口7密封配合;
所述活塞2的端部和阀体1的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封闭的产气腔4,所述活塞2上还设置有用于触发产气腔4中产气剂5产气的触发器6;
所述阀杆3的后段上设置有拉伸断裂带301,在活塞2被产气腔4中高压气体推动情况下,所述拉伸断裂带301被拉断,同时所述抑爆剂入口7和抑爆剂出口8导通。
本实施例抑爆器用快开阀,当触发器6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其便触发产气剂5,产气剂产生的大量的高压气体,活塞2在高压气体推动下移动,同时阀杆3在活塞拉力作用下其上的拉伸断裂带301受力断裂,阀体1上的抑爆剂入口7和抑爆剂出口8即实现连通;由于产气剂5能迅速产生大量高压气体,因此拉伸断裂带301能被快速拉断,从而使抑爆器能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快速反应喷出抑爆剂,抑爆响应时间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0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部分光管的圆弧型封闭式翅片管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试管上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