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瑞利面波探测地下空洞边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0812.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邵广周;李庆春;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瑞利 探测 地下 空洞 边界 方法 | ||
1.一种瑞利面波探测地下空洞边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野外地震面波散射数据采集:野外地震面波散射数据采集和普通反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流程采集相同,当地下存在空洞时,弹性波和空洞发生作用,导致由体波到面波的转换以及由面波到体波的转换,散射面波在所有的散射转换波中的能量是最强的,这为采用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提取散射面波的到时提供了条件;
(2)数据预处理:对野外采集的单炮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2a)去除随机噪声的影响,提高地震的信噪比;
(2b)根据单炮地震记录上的面波同相轴的时距关系求取面波的波速;
(2c)通过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计算某道数据直达面波的到时,然后将该时间减去该道偏移距与面波速度之商,即可得到震源峰值延迟时间;
(2d)通过FK滤波去除直达面波,以增强散射面波的相对强度;
(3)采用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提取散射面波到时:对步骤(2)中得到的面波散射波记录,选取几道进行广义S变换,从时频图上拾取地震面波散射记录的到时;如果探测的空洞为一规则形状,则可以通过广义S变换拾取到来自空洞近震源边界和远震源边界的散射面波记录的到时;如果探测的空洞为不规则形状,则只能拾取到空洞作为一个散射点的散射面波到时;
(4)计算空洞边界位置:d1和d2分别为待求的空洞近震源边界和远震源边界距震源的距离,x为某点检波器距震源的距离,h为空洞顶层的埋深;在h<<(d-x)的情况下,有:
其中:v为面波速度,d为待求的空洞距震源的距离,t为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提取到的散射面波的到时,tdelay为步骤(2c)中提取得到的震源峰值延迟时间;若空洞形状规则,则根据步骤(3)中拾取的分别来自近震源边界和远震源边界的散射面波的到时计算边界到震源的距离,达到探测空洞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08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缆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功率因数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