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齿轮旋转式光纤Bragg光栅位移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00168.1 | 申请日: | 2013-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庄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齿轮 旋转 光纤 bragg 光栅 位移 传感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齿轮旋转式光纤Bragg光栅位移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电子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桥梁垮塌、隧道塌方、沿途滑坡等事故频发,及时准确掌握土木结构中的裂缝变化、相对位置滑动等状况使位移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一般是将光纤光栅固定在各种弹性梁上,把位移通过梁(弹片)的形变转换到光栅的应变,通过解调光栅波长漂移来测量相应的位移。这种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抗电磁干扰、化学性质稳定且能满足分布式测量,缺点是量程小(一般小于200mm),又难于封装成适合工程应用的传感器。与本发明接近的是一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参见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1762247 A)。该技术采用角位移转换装置对外部位移进行测量。由于角位移转换装置采用的多级齿轮,易出现测量偏差且难于封装。
本发明采用阶梯轴将两个半径不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轴上,将直线运动的位移通过两个齿轮的转化,最终作用至粘贴在悬臂梁上的光纤Bragg光栅上,实现了对位移的实时在线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齿轮旋转式光纤Bragg光栅位移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以用于解决对位移的在线监测及易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齿轮旋转式光纤Bragg光栅位移传感器,包括光纤Bragg光栅1、悬臂梁2、齿轮Ⅰ3、齿轮Ⅱ4、齿条Ⅰ5、齿条Ⅱ6、测量接触头7、滚动轴承Ⅰ8、滚动轴承Ⅱ9、阶梯轴10、位移限位套管11、齿条套管Ⅰ12、齿条套管Ⅱ13、齿条套管Ⅲ14、弹簧Ⅰ15、弹簧Ⅱ16、金属盒17、外接光纤18、滚动轴承Ⅰ底座和滚动轴承Ⅱ底座;其中光纤Bragg光栅1、悬臂梁2、齿轮Ⅰ3、齿轮Ⅱ4、齿条Ⅰ5、齿条Ⅱ6、滚动轴承Ⅰ8、滚动轴承Ⅱ9、阶梯轴10、齿条套管Ⅰ12、齿条套管Ⅱ13、齿条套管Ⅲ14、弹簧Ⅰ15、弹簧Ⅱ16、滚动轴承Ⅰ底座和滚动轴承Ⅱ底座被封装在金属盒17的内部,光纤Bragg光栅1粘贴于悬臂梁2上、下表面中心轴上并引出矩形金属盒17外,齿轮Ⅰ3与齿轮Ⅱ4通过阶梯轴10同轴的串在一起,齿条Ⅰ5顶部与测量接触头7连接,齿条Ⅰ5中部与齿轮Ⅰ3吻合,齿条Ⅰ5底部与弹簧Ⅰ15相连,齿条Ⅱ6中部与齿轮Ⅱ4吻合,齿条Ⅱ6上部接有弹簧Ⅱ16,齿条Ⅱ6底部与悬臂梁2自由端相连,阶梯轴10固定在滚动轴承Ⅰ8和滚动轴承Ⅱ9上,滚动轴承Ⅰ底座和滚动轴承Ⅱ底座将滚动轴承Ⅰ8、滚动轴承Ⅱ9固定在矩形金属盒17内部,位移限位套管11与测量接触头7为一体,位移限位套管11的下端与齿条Ⅰ5连接并固定在金属盒17的上端,齿条套管Ⅰ12、齿条套管Ⅱ13的一端焊接在金属盒17的内壁上,齿条套管Ⅰ12、齿条套管Ⅱ13的另一端通过槽口与齿条Ⅰ5连接,齿条套管Ⅲ14的一端焊接在金属盒17的内壁上,齿条套管Ⅲ14的另一端通过槽口与齿条Ⅱ6连接,光纤Bragg光栅1通过光纤引出孔引出外接光纤18。
一种基于齿轮旋转式光纤Bragg光栅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测量接触头7传递的位移被齿条Ⅰ5接受并作用至齿轮Ⅰ3,齿轮Ⅰ3旋转将位移转换成小角度;通过齿轮Ⅰ3与齿轮Ⅱ4的同轴旋转,得到齿轮Ⅱ4与齿轮Ⅰ3旋转角度相同,同时齿轮Ⅱ4与齿条Ⅱ6结合又将小角度转换成小位移,齿条Ⅱ6最终将小位移作用至悬臂梁2的自由端,从而使粘贴于悬臂梁2上、下表面中心轴线上的光纤Bragg光栅1波长发生移位;
B、根据悬臂梁2上、下表面的光纤Bragg光栅1的波长移位差值 与外部实际位移S的关系式计算外部实际位移;式中:为光纤Bragg光栅1的中心波长,Pe为有效弹-光系数,l为等截面梁长度,x为光纤Bragg光栅1的粘帖位置,h为等截面梁的厚度,R1为齿轮Ⅰ3的半径,R2为齿轮Ⅱ4的半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0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