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蕉保健脯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9102.5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辉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蕉 保健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脯的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香蕉保健脯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别名甘蕉、焦果、焦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成熟果实。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四大果品”(荔枝、菠萝、椰子、香蕉)之一。原产于印度和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四川等省也有分布。 香蕉肉质软腻,甜美清香,极为爽口,是一种美味水果。香蕉不仅可供鲜食,还可制作许多菜肴,而且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可加工众多保健食品。每100克香蕉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9.5克,粗纤维0.9克,灰分0.7克,钙9毫克,磷31.0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25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05毫克,烟酸0.7毫克,维生素C6.0毫克。此外还含有果胶、少量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
香蕉性寒,味甘,入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养胃润肠、降压降糖、抑菌解毒等功效。主治伤津烦渴、便秘、痔血等症。《本草求原》载,香蕉“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成者食之,能止泻止痢”。
香蕉不耐贮藏,通常用于鲜食,其营养丰富,用于加工香蕉保健脯产品可实现对香蕉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蕉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实现香蕉原料的深加工综合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蕉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选料、熏硫、剥皮除丝络、切片、硬化、漂洗、热烫、糖渍、烘干、包装、成品的加工工艺,主要加工步骤为:
①选料 选择八成熟、无破皮、无腐烂的香蕉原料;
②熏硫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控制温度为70~80℃,二氧化硫的浓度为1.5%~2.5%,当果肉二氧化硫浓度大于0.1-0.15%时即可取出香蕉,熏硫可增加细胞膜渗透性,加快糖分的渗透;
③剥皮除丝络 经熏硫的香蕉原料,剥去外皮,用竹夹将果肉四周的丝络拣去;
④切片 将果肉切成8~12mm厚的薄片,一般沿轴向30°-45°方向切片;
⑤硬化 将切好的香蕉片进行硬化处理,投入硬化液中浸泡1-2小时;
⑥漂洗 将硬化的香蕉片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⑦热烫 将漂洗后的香蕉片倒入100℃沸水中热烫1~2分钟;
⑧糖渍 分三次进行,糖渍浓度以30-45%;每次间隔2-3小时;
⑨烘干 将糖渍后的香蕉片捞起,沥干糖液,在温度65~75℃下烘干;
⑩包装 将烘干品用食品盒包装,即为成品。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⑤中,硬化液为每1000克水中加4-4.5克焦亚硫酸钠、6-7克氢氧化钙、2.5-3克明矾、20-30克食盐,经充分搅拌均匀静置后取其上层清液,并调整pH值为10~10.5。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香蕉保健脯,外观为蛋黄色,肉质呈半透明,味甜而不腻,香蕉味浓郁。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清热生津、养胃润肠、降压降糖、抑菌解毒等功效。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香蕉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骤为:
①选料 选择八成熟、无破皮、无腐烂的香蕉原料;
②熏硫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控制温度为76℃,二氧化硫的浓度为1.5%,当果肉二氧化硫浓度大于0.12%时即可取出香蕉,熏硫可增加细胞膜渗透性,加快糖分的渗透;
③剥皮除丝络 经熏硫的香蕉原料,剥去外皮,用竹夹将果肉四周的丝络拣去;
④切片 将果肉切成8mm厚的薄片,一般沿轴向45°方向切片;
⑤硬化 将切好的香蕉片进行硬化处理,投入硬化液中浸泡2小时;
⑥漂洗 将硬化的香蕉片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⑦热烫 将漂洗后的香蕉片倒入100℃沸水中热烫1.5分钟;
⑧糖渍 分三次进行,糖渍浓度以30-45%;每次间隔2-3小时;
⑨烘干 将糖渍后的香蕉片捞起,沥干糖液,在温度72℃下烘干;
⑩包装 将烘干品用食品盒包装,即为成品。
所述的步骤⑤中,硬化液为每1000克水中加4.3克焦亚硫酸钠、7克氢氧化钙、2.8克明矾、30克食盐,经充分搅拌均匀静置后取其上层清液,并调整pH值为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辉,未经张俊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9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