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驱动三轮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8665.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段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春玉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2K23/06;B62K5/02;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5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三轮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健身、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脚驱动的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健康与环境的重要性,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的交通、健身工具,尤其受热爱健身锻练、环境保护群体的青睐倡导。但现有的自行车随着距离的增加人体机能疲劳度、上肢长度限制、相对速度、以及安全舒适性并不理想。例如1:现有的以手旋转转把驱动的竟速三轮自行车,受上肢长度限制摇臂不能加长、力臂点不能加大,时间一长人体容易疲劳;例如2:现有的步进三轮车是人在站立姿态下手脚同时驱动,不适合远距离出行,只能健身锻练;例如3:现有的两轮自行车,技术成熟使用性能稳定,但安全舒适性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人力交通、健身工具实现远距离出行、健身锻练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锻练身体、提高速度、安全舒适的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驱动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后部安装有后轮;所述车架的中部安装有车座;所述车座的下方同轴安装有后链盘和变速链盘,变速链盘通过后链条与后轮的变速飞轮连接;所述车架的前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带有轮轴的左前轮和右前轮,左、右前轮的轮轴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方向轴上;所述左、右方向轴分别与左、右方向轴筒通过轴承套接,左、右方向轴筒分别与车架的前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的前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方向筒,左、右方向筒内分别通过轴承套装有左、右方向柱;所述左、右方向柱的底部分别通过左、右方向连杆与左、右方向轴连接;所述左、右方向柱的顶部分别通过左、右万向联轴器连接有左、右推拉方向杆,左、右推拉方向杆上端分别套接在左、右推拉方向筒内;所述左、右推拉方向筒分别通过左、右推拉连杆与左、右摇臂连接,左、右摇臂通过上中轴同轴安装,上中轴外套装有上中轴筒;所述右摇臂上固定安装有上链盘,上链盘通过手驱动链条与前飞轮连接;所述前飞轮通过前中轴同轴安装有前链盘,前链盘通过主链条与后链盘连接;所述前链盘通过左曲柄安装有左脚蹬,前飞轮通过右曲柄安装有右脚蹬;所述前中轴外套装有前中轴筒,前中轴筒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前端,并与上中轴筒通过调节杆支撑连接;所述左、右推拉方向杆分别连接有左、右手把。
前进时,人坐在车座上,双手交叉推拉左、右手把,带动左、右推拉方向杆和左、右推拉方向筒,通过左、右推拉连杆带动左、右摇臂旋转,带动上链盘旋转,将动力依次经手驱动链条带动前飞轮、前链盘,前链盘通过主链条带动后链盘、变速链盘旋转,变速链盘通过后链条带动变速飞轮旋转,驱动后轮旋转前进;同时双脚踏动左、右脚蹬作周圆运动提供动力,实现双驱动。
转向时,旋转左、右手把,带动左、右推拉方向杆旋转,经过左、右万向联轴器带动左、右方向柱旋转,使得左、右方向连杆机构摆动,进而带动左、右方向轴旋转,同时带动左、右前轮转向。同时,左、右推拉方向杆旋转时,左、右推拉方向筒相对保持不转,与左、右摇臂保持平行,这样手在驱动的同时可以控制转向。
行驶时要改变速度,左手拔转左变速把带动变速机构使变速链盘改变轮齿数目,右手拔转右变速把带动变速机构使变速飞轮改变轮齿数目,相互配合改变行驶速度。减速或停止时,左、右手夹动左、右手闸带动刹车机构刹车降低速度或停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手推拉驱动摇臂旋转和脚驱动结构,且采用加长摇臂、增大力臂点方式安装;有效缓解人体机能疲劳度、解决上肢长度限制、提高相对速度、以及安全舒适性来实现双驱动;以节能减排、有效锻练身体各部位,相对适用范围、人群广,并能轻松操作来提高使用率,从而促进本三轮自行车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设计结构合理,手驱动、控制转向性能稳定,手脚同时驱动时能有效锻练身体、提高速度,适用于四肢健全,上肢缺一或下肢残缺人士交通、健身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座下方部分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春玉,未经段春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