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糖苷酶的链霉菌及其在生物转化制备葫芦素B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97855.2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614322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发明(设计)人: 梅建凤;李莎;金航;应国清;王鸿;易喻;陈建澍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24;C12P33/00;C12R1/465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冷红梅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糖苷酶 霉菌 及其 生物转化 制备 葫芦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产糖苷酶的链霉菌及其在生物转化制备葫芦素B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甜瓜蒂为葫芦科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甜瓜(Cucumis melo)成熟后的干燥果柄,别名也叫瓜蒂、瓜丁、苦丁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上品之药,系《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收载品种,味苦,性寒,入脾、胃经。具有涌吐痰食、祛湿退黄之功。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食积不化,食物中毒,癫痫痰盛以及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甜瓜蒂的药效成分为葫芦素(cucurbitacins),葫芦素是一类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现已发现40余种,如葫芦素B、葫芦素D和葫芦素E等,它们具有护肝消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甜瓜蒂中,葫芦素B占总葫芦素的比例最高,并且活性最好,是抗肝炎、肝癌的最有效单体,对因湿热毒盛所致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上世纪70~80年代,国内已研发出药物葫芦素片,临床用于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葫芦素片是用乙醇从甜瓜蒂提取的总葫芦素经纯化后加辅料压片而成,葫芦素B是主要药效成分,也是该药品有效成分检验的指标,药典要求其含量不低于60%。

从甜瓜蒂提取的总葫芦素中存在葫芦素B-2-O-葡萄糖苷(以下简称为葫芦素B糖苷),其含量接近甚至大于葫芦素B的含量,但生物活性远远不如葫芦素B,如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的仅为葫芦素B的1.1%。糖苷键连接的化合物需先经过代谢转化为苷元才能被人体吸收,但由于人体缺乏相应的酶而水解困难,几乎不能被人体吸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株糖苷酶产生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RW-2,及其在生物转化制备葫芦素B糖苷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从甜瓜蒂提取的总葫芦素中葫芦素B含量,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RW-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编号:CCTCC No:M2013330,保藏日期2013年7月11日。

本发明所述链霉菌RW-2,是由河道污水与甜瓜蒂粉末混合富集培养物中分离和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再经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获得。

所述链霉菌RW-2的菌落特征如下:在平板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3天,菌落初期为白色,小而致密、干而不透明,不易挑起,之后逐渐变大,呈灰绿色,表面呈粉状,有褶皱,背面呈灰黑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基内菌丝细长,多分枝;直径为0.8~1.0μm;气生菌丝略粗;分生孢子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所述链霉菌RW-2的16s rDNA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7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