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核桃林场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6686.0 | 申请日: | 2013-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进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5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核桃 林场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场生态修复技术,具体涉及山核桃林场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核桃属于落叶乔木,每年的11月到3月是山核桃的休眠期,此时,山体植被稀少,容易造成山体水土养分的流失,甚至会发生山体滑坡的自然灾害。
而宁前胡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多生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区向阳坡,对候适应性强,耐旱性好,怕涝,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怕荫,耐寒性强。在山东,河南等地也可自然露天种植。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夹沙土为好。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的平坝地区以及荫蔽过度,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且易烂根,质地粘重的黄泥土和干燥贫瘠的河沙土不宜栽种。
由于山核桃林的气候和土壤适宜宁前胡的种植,而且山核桃在11月到3月处于休眠期,此时正适合宁前胡的种植,而且宁前胡的经济效益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就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山核桃林场生态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山核桃林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山核桃树落叶后进行宁前胡种植。
山核桃林场生态修复方法中宁前胡的的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霜降后,把成熟的前胡中蓬采集来,晒干,擦打,使种子脱出蓬壳,再过筛,风净作种;
(2)播种:在当年的10月份左右进行种植;
(3)整地:采用10%草甘膦除去杂草;
(4)基肥:以林场的肥沃情况,每亩施含硫复合肥5-10kg,作为基肥;
(5)施肥:第一次施肥在5月底到六月初,每亩施含硫复合肥5kg;第二次施肥在立秋以后,每亩10kg;第三次施肥在白露前后,每亩施肥5-10kg;总的原则是前控后促;
(6)除草:在施肥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好除草工作,用10%的草甘膦每亩0.6kg;
(7)除雄:在前胡栽培过程中,当雄株开始抽苔时需肥较大,及时的拔去雄株,促进雌株生长。
所述宁前胡的的种植步骤(3)中的10%草甘膦的用量为每亩0.5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山核桃休眠期山核桃林植被稀疏,土地空置浪费现象,修复了山核桃林休眠期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山核桃林产值的最大化。
具体实施方式
在山核桃树落叶后进行宁前胡种植。其宁前胡的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霜降后,把成熟的前胡中蓬采集来,晒干,擦打,使种子脱出蓬壳,再过筛,风净作种;
(2)播种:在当年的10月份左右进行种植;
(3)整地:采用10%草甘膦除去杂草,用量为每亩0.5kg;
(4)基肥:以林场的肥沃情况,每亩施含硫复合肥5-10kg,作为基肥;
(5)施肥:第一次施肥在5月底到六月初,每亩施含硫复合肥5kg;第二次施肥在立秋以后,每亩10kg;第三次施肥在白露前后,每亩施肥5-10kg;总的原则是前控后促;
(6)除草:在施肥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好除草工作,用10%的草甘膦每亩0.6kg;
(7)除雄:在前胡栽培过程中,当雄株开始抽苔时需肥较大,及时的拔去雄株,促进雌株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进,未经方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6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厄洛替尼A晶型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液晶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