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6546.3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曹同友;孙伟;张剑君;区铁;陈俊孚;杨成威;朱万军;彭著刚;齐江华;庞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李满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换中包碳差 0.40 连铸异钢 浇铸 方法 | ||
1.一种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同一个中间包,在前后炉次不同钢种浇铸的转换过程中,先将前炉次中包钢水的拉速降至连铸所需最低的速度,并将前炉次中包钢水的余量保持在180~220mm内;
步骤2)后炉次中包钢水开始浇铸后,将前炉次中包钢水所匹配的保护渣表层上的部分渣层去掉,并更换成后炉次中包钢水所匹配的保护渣,然后以0.15~0.25m/min的增速将后炉次中包钢水的拉速提升至连铸所需标准的拉速;其中,前后炉次连铸结晶器的倒锥度差控制在0.15%以内,前后炉次中包温度分别以前后不同钢种的标准要求进行控制;
步骤3)对连铸所得混坯作如下处理:前炉次尾坯直接按原钢种成份标准要求判定下送轧制;后炉次头坯需要对头部1200~1400mm区段进行降级处理,其后区段再按后新钢种成份标准要求判定下送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连铸所需最低的拉速为0.3-0.5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0.20m/min的增速将后炉次拉速提升至连铸所需标准的拉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后炉次中包钢水的保护渣渣层厚度控制在35~45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针对低碳钢浇铸,控制低碳钢过热度在25℃以内;针对高碳钢浇铸,控制高碳钢过热度在15℃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针对低碳钢浇铸,中间包的温度控制在(TL+20℃)≤T中包≤(TL+35℃);针对高碳钢浇铸,中间包的温度控制在(TL+10℃)≤T中包≤(TL+25℃),其中,TL为钢种的液相线温度,与钢种成分直接相关,可以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不换中包碳差≥0.40%连铸异钢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针对低碳钢浇铸,结晶器冷却宽面为3100~3300L/min,窄面为490~510L/min;针对高碳钢浇铸,结晶器冷却宽面为2800~3050L/min,窄面为480~50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65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有机土壤西红柿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