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6316.7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谭福生;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仓 漏斗 内衬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仓漏斗内衬施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改造筒仓漏斗内衬的方法通常如下: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堆砌成漏斗形状,再外罩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然后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粘贴铸石板完成筒仓漏斗内衬的改造。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筒仓漏斗内衬砌筑量大,现场场地狭小,存放大量砌块困难。
2)砌块施工时,因筒仓顶的平台已经封闭,只能在筒仓的仓壁上开施工洞,利用塔吊配合运输至卸料平台,人工搬运至施工作业面并进行砌筑。由于工程工期紧,塔吊作业能力有限,即使每天24小时不停施工也不能满足作业的要求,造成施工速度严重减缓,若加快施工进度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搬运及砌筑,会大幅增加施工成本。
3)由于砌筑工作量大,工程进度紧,工人砌筑时砌筑砂浆不易饱满,甚至出现干砖堆砌,承载力大大下降,若承受物料堆积的荷载和压力过大,易造成坍塌而出现生产事故,为以后存放原材料造成质量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工人砌筑时砌筑砂浆不易饱满,混凝土面层不能很好地与砌块结合,不能形成统一整体,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混凝土面层局部严重受力不均匀,混凝土面层开裂会造成铸石板脱落,极易造成下料口堵塞和设备损坏,进而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施工筒仓漏斗内衬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仓漏斗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施工筒仓漏斗内衬的砌块占用场地大的问题,以及人工砌筑砌块产生的质量隐患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筒仓仓壁内侧与漏斗平台上焊接用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的钢筋骨架;
通过搭建手脚架在钢筋骨架上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
在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设置浇筑振捣孔;
采用混凝土布料机通过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的浇筑振捣孔向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拆除漏斗内衬模板条件后,将漏斗内衬模板拆除,并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粘贴铸石板,形成筒仓漏斗内衬。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矿粉及外加剂;其中,细骨料为高炉水渣;粗骨料为陶粒。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6~10秒。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筒仓漏斗内衬的表面呈圆弧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漏斗内衬模板为竹胶板。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对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米,当混凝土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大于1.5米时,在混凝土布料机上增设串筒。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高度为3米。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混凝土浇筑材料占用场地小。
2)利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减少作业人员数量,从而降低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安全因素及成本。
3)利用混凝土一次成型,成型后混凝土的结构表面平整,强度高,铸石板粘接性好,能保证施工质量,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的铸石板出现大面积脱落。
4)施工工序减少,施工速度变快。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漏斗内衬模板与钢筋骨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漏斗内衬模板与浇筑振捣孔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漏斗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钢筋骨架1、漏斗内衬模板2、钢板3、浇筑振捣孔4、漏斗平台5、筒仓仓壁6。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6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度强化玻璃切割的刀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排水阀导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