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劣质有机废物的无公害提纯及高效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5593.6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存;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存 |
主分类号: | C10G1/04 | 分类号: | C10G1/0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3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劣质 有机 废物 公害 提纯 高效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物的提纯利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劣质有机废物的无公害提纯及高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危机,环境日益恶劣,能源趋于枯竭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关注焦点。
中国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于2004年11月11日对中国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采取减少或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措施的国际行动。
中共河北省委文件 冀发〔2013〕23号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多处提到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等热点话题。
有机废物是在人们非主观愿望下而客观产生的,如:
人们的主观愿望是为设备润滑,但是在满足人们主观愿望后却在设备的内部客观地产生了废润滑油。
人们的主观愿望是仓储废润滑油,但是在满足人们主观愿望后却在仓储罐的下部客观地产生了有机污泥。
人们的主观愿望是通过加酸或加碱而实现对于油料的净化,但是在满足人们的主观愿望后却在油料下部客观地产生了油性酸渣或油性碱渣。
人们的主观愿望是为轧机与钢板之间提供润滑,而在满足人们的主观愿望后却在润滑乳液中客观地产生了废轧制油。
由此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润滑油、有机污泥、油性酸渣、油性碱渣、废轧制油、废胶粉、废沥青、废有机白土等有机废物,如果这些有机废物不加以治理,轻质有机废物容易污染大气,重质有机废物容易污染水源或土壤。
本文将在某环节报废下来含有有机物的产物或者在某环节被分离出来的劣质含有有机物的产物定义为有机废物(如:经使用后报废下来的废润滑油、通过油料精制被分离出来的油性酸渣等)。将常压(100000帕)450℃馏程温度下,所得常温下的液体有机物馏分在65%以下的有机废物定义为劣质有机废物。
虽然目前针对有机废物处置利用的专利及文献很多,但是针对劣质有机废物还没有一套既具有一定通性,还能将其实现高效利用的处置方法,由此不但不能使运营者在无公害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而获得相应的利润,也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具有一定通性的治理措施依据,因此劣质有机废物及其后续产物对于环境仍潜在巨大的污染风险。
下述是典型的劣质有机废物来源特征及典型的背景技术处置方法:
有机污泥是含有大量固相杂质和水分的有机废物,主要由有机物经沉积后所产生或经人为混合而成,如:长期存储油料储罐下部产生的乳化流体沉积物、
污水处理厂经絮凝沉降所产生的含有有机物的沉积物、含有动植物油的餐厨垃圾、因油料的跑冒滴漏而形成的含油混合物、经中和处理后的油性酸渣或油性碱渣等。目前典型的处置方法是将其内水分脱除后将其充当燃料油或胶凝材料进行销售,由此引发的弊端是如果将其充当燃料油销售,那么在其内固相杂质的影响下,其灰分指标可能超标,如果将其充当胶凝材料销售,那么其挥发性有机物(沸点在50~250℃的有机化合物)指标可能超标。
油性酸渣是油料经加入硫酸精制净化后所产生的酸性胶质、沥青质及其杂质的混合物,其形态类似于流体或半流体沥青,油性酸渣不但具有强酸的腐蚀性,还具有向外释放二氧化硫气体等污染物的不良特征,常规下100g油性酸渣大约与25g固态氢氧化钠中和后可以达到或接近中性,同时约产生44g硫酸盐和11g中和水。目前典型的处置方法是向其内加入碱性物料使其形成表观中性物料(在100℃温度下PH值在7左右),将表观中性物料内的水分脱除后将其充当燃料油或胶凝材料进行销售,由此引发的弊端是在中和反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将飘入大气,最终的产物中仍含有难以与碱性物料发生中和反应的酸性硫化物。如果将其充当燃料油销售,那么在其内固相杂质及硫酸盐的影响下,其灰分指标必然超标,如果将其充当胶凝材料销售,那么其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可能超标。
油性碱渣是油料经加入碱性物料进行优化后所产生的碱性胶质、沥青质及其杂质的混合物或者是用于中和酸性有机废气而产生分别含有有机废物及碱性物质的产物,它具有一定腐蚀性特征。为了消除腐蚀性特征,目前典型的处置方法是向其内加入酸性物料使其形成表观中性物料,将表观中性物料内的水分脱除后将其充当燃料油或胶凝材料进行销售,由此引发的弊端与油性酸渣基本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存,未经吴国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5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
- 下一篇:以对位芳纶沉析纤维为原料制备芳纶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