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4894.7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9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大沼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H01G4/30;H01G4/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层叠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层叠电容器,众所周知具备:素体,呈长边方向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长度比高度方向的长度更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在高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一对主面、以连结一对主面的形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一对侧面、以及以连结一对主面的形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长边方向上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多个内部电极,以在素体的高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形式交替地配置在素体内;以及多个端子电极,分别具有配置在一对主面的电极部分、以及配置在相对应的端面且连接于相对应的内部电极的电极部分(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297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0-129737号公报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中,存在产生如以下那样的问题的担忧。在日本特开2010-129737号公报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中,端子电极在配置在端面的电极部分上与相对应的内部电极相连接。因此,层叠电容器中的电流路径长,等效串联电感(ESL)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谋求ESL的降低的层叠电容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具备:素体,呈长边方向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长度比高度方向的长度更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在高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主面、以连结第一和第二主面的形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面、以及以连结第一和第二主面的形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且在长边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三和第四侧面;多个内部电极,以在素体的高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形式交替地配置在素体内,并且分别具有在素体的高度方向上互相相对的主电极部、以及从主电极部延伸并露出于第一侧面的引出部;多个端子电极,分别具有配置在第一主面的第一电极部分、以及配置在第一侧面且连接于多个内部电极当中相对应的内部电极引出部的第二电极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多个端子电极分别具有配置在第一主面的第一电极部分、以及被配置在第一侧面的第二电极部分。各端子电极在配置在第一侧面的第二电极部分上与相对应的内部电极的引出部相连接。因此,与端子电极在配置在端面的电极部分上与相对应的内部电极相连接的层叠电容器相比较,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在素体的高度方向上相邻接且成为不同极性的内部电极彼此上,引出部之间的距离短。其结果,层叠电容器中的电流路径变短,能够谋求ESL的降低。
素体的第三和第四侧面可以露出。在此情况下,在素体的第三和第四侧面,不配置端子电极。因此,层叠电容器的在素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不增加,能够容易地谋求层叠电容器的小型化。
第一电极部分的在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在素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更大。具备呈长边方向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长度比高度方向的长度更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素体的层叠电容器,如在日本特开2010-129737号公报中也有记载的那样,埋入到基板等来进行安装。在此情况下,层叠电容器的端子电极例如与配置在基板的表面的电极通过形成在基板的通孔导体而电连接。即,端子电极的第一电极部分与通孔导体被连接。若第一电极部分的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素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更大,则第一电极部分的面积相对比较大,能够切实地连接第一电极部分(端子电极)与通孔导体。
素体的第二侧面可以露出。在此情况下,在素体的第二侧面,不配置端子电极。因此,层叠电容器的在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增加,能够容易地谋求层叠电容器的小型化。
第一电极部分可以具有配置在第一主面上的烧接电极层、配置在烧接电极层上的镀层。在此情况下,如以上那样,在层叠电容器埋入到基板等来进行安装时能够切实地连接第一电极部分与通孔导体。
第二电极部分的在素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第一电极部分的在素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更短。在此情况下,第二电极部分的面积相对比较小,减少在素体形成第二电极部分时所产生的应力。其结果,能够防止在素体产生裂纹等结构缺陷。
素体的第一侧面上的靠近第三侧面的区域和靠近第四侧面的区域可以露出。在此情况下,第二电极部分的面积相对比较小。因此,如上述那样,减少在素体形成第二电极部分时所产生的应力,能够防止在素体产生裂纹等构造缺陷。
第二电极部分可以配置成比第一电极部分更靠近素体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央。在此情况下,在成为不同极性的内部电极彼此上,引出部之间的距离更短。其结果,能够更进一步谋求ESL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LED显示屏
- 下一篇:钛钢复合板的叠轧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