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4773.2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马书旺;杨志民;杨剑;梁秋实;崔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饱和 磁通量 密度 铁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氧体磁芯在高压脉冲环境下的物理特性和磁性能的稳定性都很好,并且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油性,因此铁氧体磁芯一直是感应脉冲加速器的磁芯。但随着应用的扩展,铁氧体磁芯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饱和磁通量密度Bs值较低,因此单位磁通面积所对应的磁芯伏秒值较低。目前已知的高饱和磁通量密度Bs铁氧体磁芯基本都采用了Mn-Zn配方,但Mn-Zn铁氧体在烧制上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该铁氧体的烧结工艺,可以提高铁氧体磁环的磁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饱和磁通量密度和较宽的磁通跳变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管道式共沉淀、研磨、预烧、球磨、造粒、压制成型和烧结步骤,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管道式共沉淀:将FeSO4、MnSO4、ZnSO4和(NH4)2C2H4溶液分别加热到65~75℃,加入到反应釜中并混合均匀,再通过调节NH3·H2O的含量控制反应釜中体系的pH值为10,保持恒温,进行铁氧体共沉淀合成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搅拌,反应进行5~6小时;
(2)研磨:静置步骤(1)的产物,去除上层清液,将下层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为中性,经过滤后将沉淀物快速烘干,放入研钵内进行分散处理,得到粒径0.15mm以下的粉末;
(3)预烧:将步骤(2)得到的粉末在氮气中800~900℃下预烧1.5小时;
(4)球磨:将步骤(3)预烧结的粉末放入球磨罐中并加入酒精,采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得到粒径0.15mm以下的铁氧体前驱体粉末;
(5)造粒: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与成型剂混合,研磨均匀,在造粒机内处理2~3小时;
(6)成型:将步骤(5)得到的造粒粉末通过压片机压制成环状的磁环毛坯;
(7)烧结:将步骤(6)成型后得到的磁环毛坯放入真空管式烧结炉中,在氮气气氛中1150~1180℃条件下烧结,即得到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
其中:
步骤(1)FeSO4、MnSO4、ZnSO4、(NH4)2C2H4、NH3·H2O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25mol/L、0.125~0.15mol/L、0.1~0.125mol/L、0.45mol/L和18wt%;FeSO4、MnSO4、ZnSO4和(NH4)2C2H4溶液按照2:1:1: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
步骤(4)中球磨机为行星式球磨机,球磨时间为10小时,转速400r/min,球料比为3:1。
步骤(5)中成形剂为6~8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铁氧体前驱体粉末与成型剂按5:1的比例进行混合。
步骤(7)中烧结是以150℃/h的加热速度升温到1150~1180℃,保温6~8小时,然后以150℃/h的速度降温至800℃,后随炉冷却。
步骤(7)中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的分子配比为MnxZn1-xFe2O4,其中x=0.5~0.6。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该材料的材料体系为Mn-Zn尖晶石型铁氧体,该材料的分子配比可表示为:MnxZn1-xFe2O4,其中Mn含量x的变化范围是0.5~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