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4658.5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辇;郭德林;贾银鸽;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导柱 连续 循环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设备的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
背景技术
钻井的根本目的是采用破岩钻井工具,破碎底层岩石,为开发地下资源形成通道,钻井过程中喷、漏、塌、卡等井下复杂情况,仍是当前钻井技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问题。在钻井作业中,连接单根或者立柱的过程中需要停泵3-5分钟,在这段时间泥浆循环会停止,泥浆的短暂停止可能造成大块地岩屑的下落而埋住钻头,很可能造成卡钻事故,此外,钻井时的保持井内的稳定性也是个突出的问题,例如,钻井中造成环空中动态压差,导致钻井液循环漏失,而且井底压力下降,有时会引起井涌,在循环恢复时井底压力突增对敏感性地层可能引起循环漏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更好的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包括短节基体,所述短节基体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还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短节基体内的上基体、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
所述上基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
所述内滑套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空腔;
所述下基体开设有第二空腔及连通第二空腔的通孔,所述第二空腔的下端封闭,所述内滑套密封连接所述下基体上,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所述滑动密封体包括桶状主体及密封件,该桶状主体滑动连接在内滑套上,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桶状主体的上端,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开口相适配;
所述短节基体的内侧壁与所述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开口及短节基体下端的通道。
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球面型凸起,所述开口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型凸起相适配的凹陷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空腔的外侧设置第三空腔,所述滑动密封体与所述短节基体内侧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三空腔两端开放,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间隙相连通,所述内滑套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下基体的上端,所述间隙及所述第三空腔构成所述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空腔侧壁的上端设置梯形台阶,所述内滑套的下端支撑在梯形台阶上。
其中,所述连接孔及通孔上设置有堵头。
其中,所述堵头包括堵头主体及卡环,所述堵头主体与所述卡环相适配,所述卡环插接在所述通孔及连接口上,且所述堵头主体插接在所述卡环内。
其中,所述上基体外围、沿周向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基体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短节基体内。
其中,所述短节基体内、上基体的上方设置有及下基体的下方分别设置固定环及弹性密封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短节基体和滑动密封体及下基体之间设置通道,通道上端连接开口,在短节基体上端连接泥浆液或者钻井液输送装置后,泥浆液或者钻井液从开口流入,此时泥浆液或者钻井液对滑动密封体产生一定的压力,迫使其与内滑套之间实现密封,内滑套紧密的坐落在下基体上,泥浆液或钻井液沿通道下行,之后从短节基体的下端流出,主循环得以形成。当需要连接其他泥浆液或钻井液输送装置时,打开堵头并通过连接孔连接泥浆液或者钻井液输送装置,泥浆液或者钻井液进入,并流过下基体的第二空腔及第一空腔,在下侧密封面给滑动密封体一定压力,逐渐降低主循环回路的压力,当侧循环泥浆液或者钻井液对密封球体的压力大于主循环中压力时,滑动密封体上行,与上基体接触密封,泥浆液或者钻井液从通道流出,从而实现了侧循环。该发明中主循环和侧循环两者相互配合,使得从短节基体内下行的泥浆液或者钻井液的流量不会产生较大变换,可提高钻井过程中的压力稳定性。而且短节上不设置阀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主循环与侧循环的交替,实现连续循环钻井。
此外,密封件采用球面型结构,开口设置有与密封件相适配的凹陷结构,采用该球面型设计,使得对中性更强,密封效果更好,且耐高压及稳定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短节基体;2、弹性密封件;3、固定环;4、卡环;5、上基体;51、开口;6、滑动密封体;61、密封件;62、通道;7、内滑套;71、第一空腔;8、堵头主体;9、下基体;91、第二空腔;92、第三空腔;1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介孔二氧化锆复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剪裁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