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预加热可控磨削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4582.6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向明;任莹晖;周志雄;刘森;蒋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7/13 | 分类号: | C21D7/13;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热 可控 磨削 强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淬硬钢磨削强化一体工艺,属于磨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磨削强化技术是利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工件表层快速升温发生奥氏体化,并快速冷却实现马氏体相变,在力和热的耦合作用下实现了表面强化。磨削表面强化技术对磨削工艺与热处理将两种工艺进行了集成,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集成水平。然而目前的磨削强化技术主要不足是磨削强化层深度和组织稳定性难以达到工业应用程度。一般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考虑耐磨性和综合机械性能的要求下,其淬硬深度一般在3~5mm之间。相关文献表明一般磨削强化层深度都小于1.8mm。要实现较厚磨削强化深度必须增加磨削深度以实现较高的磨削温度,一方面会导致砂轮磨损严重,另一方面磨削表面质量变差如残余拉应力增加,表面粗糙度降低,增加了后续精加工工序的时间;同时由于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削热从表面向内部的快速传递,工件由表至里存在有较大的温度梯度和不均匀性,导致磨削强化层组织稳定性差,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磨削强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因此,只有进一步开展磨削强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新的工艺方法,获取高效的加工工艺参数才能促进磨削强化技术在我国的实用化快速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淬火钢基于预热的磨削强化方法,实现磨削加工、淬火工艺以及低温回火相结合的磨削强化工艺。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磨削强化组织深度,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均匀的磨削强化组织,并通过低温回火可消除淬火脆性,实现磨削强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可淬火钢基于预热的磨削强化方法:
步骤1通过磨削温度仿真计算获得磨削工件深度上的温度分布情况;
步骤2根据磨削仿真温度分布和强化所需要的深度以及工件传热性能来确定工件预热温度;
步骤3预加热装置对工件待磨削区预加热使工件表面形成与磨削温度梯度相反温度,工件预加热温度控制在150~250℃;
步骤4在预加热的同时进行单行程磨削加工,热源和工件同步移动。其磨削强化关键工艺参数为:
砂轮速度为:20m/s~50m/s;
工件进给速度:1m/min~9m/min;
磨削深度:0.1~0.3mm;
步骤5取消预热后精密磨削,实现工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1、实现磨削加工和表面强化以及低温回火一体化工艺,具有节能环保,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2、通过预热磨削强化工艺参数控制,可以提高磨削强化组织稳定性均匀性以及磨削强化深度,提高砂轮的耐用度,从而达到工业应用水平。3、完善和发展了可淬火钢材料的磨削强化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推动磨削强化工程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淬火钢材料预热磨削强化的示意图,图中O为砂轮的圆心,a为磨削深度,vs砂轮的转速,vw为工件进给深度,Q为热源。
图2可淬火钢材料预热磨削强化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中q为磨削加工时进入工件的热流密度,Ac为材料奥氏体转化温度,T工件温度,h为工件高度,h1为常温磨削时的磨削强化深度,h2为预热磨削后的磨削强化深度;砂轮与工件接触下方工件上弧线为工件磨削温度的分布等高线。
图3采用导电加热方法的磨削强化工艺具体实施实例,图中O为砂轮的圆心,A为移动电刷与工件接触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仿真可获得磨削过程中(没有加热条件下)磨削深度上温度分布情况如图2中曲线1,其最高温度为Tmax,温度梯度比较大,超过材料奥氏体转化温度Ac,此时磨削强化深度为h1。采用预加热装置(如低压大电流对工件两端形成回路,通过加热电阻生成的热)对工件预加热,工件深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为曲线2所示。在该条件下同时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磨削过程的实际温度分布是前面两者的叠加如曲线3所示,此时可以看到磨削表面最高磨削温度增加不大,而超过材料奥氏体转化温度Ac的深度增加到h2,同时在深度h2段的温度基本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如Ac+30~50℃,从而实现磨削强化层的深度以及组织的稳定性的提高。同时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处于热胀预应力状态,可使得表面获得残余压应力;工件余热使得工件强化后形成一个低温回火的过程,消除工件淬火脆性,提高磨削强化质量。最后通过精磨可以去除表面高温部分导致的表面损伤层,实现工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